新型油品降凝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tandm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了大量国内外关于柴油降凝降滤文献的基础上,选择单体类型,设计并合成出一种新型柴油降凝剂,考察了最佳合成条件,并对降凝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初步探索了降凝机理。最后,对商品化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的降凝效果进行研宄。   本文以丙烯酸十八酯(OA)和丙烯酸苯甲酯(PA)作为共聚反应的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式合成柴油降凝剂,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了酯化产物及共聚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对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引发剂用量的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即当丙烯酸十八酯与丙烯酸苯甲酯配比为1.3,引发剂用量为1%,聚合温度为100℃,聚合时间为6h时,对青岛炼厂-10#柴油的凝点降低10℃,冷滤点降低4℃。   考察了合成降凝剂的加剂量、结构及复配对柴油降凝降滤效果的影响,实验得出结论,即加剂量为1000μg·g-1时降凝降滤效果最好;当降凝剂的极性侧链碳原子数为18,且分子结构中不含乙氧基团时有利于降凝降滤;而与不同的EVA复配可以提高其降凝效果,但对降滤效果影响不大。然后考察了该降凝剂的其它应用,测定其对合成蜡油的降凝效果一般;由于玉门油品含水,该降凝剂对其降凝效果不明显,但是含有乙氧基团的降凝剂却对此油起到降凝脱水的作用。还通过对比析蜡点和凝点,对蜡晶的析出过程进行分析,且利用显微镜拍摄了加剂前后的蜡晶形貌,并对加剂前后的柴油进行DSC分析,有效说明了降凝机理。   最后考察了商品EVA对油品的降凝效果,测定了分子量及’VA含量对EVA降凝效果的影响,得出结论当VA含量在40%左右,分子量相对较低的时候降凝效果较好,同时还考察了加剂量对油品的降凝效果,即随着加剂量的增加降凝幅度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或者是先增大后较小的趋势,最终出现一个最佳加量。
其他文献
为保证山东石大科技集团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满足公司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验基地的长远规划目标,需将公司的主体搬迁至山东省东营市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本文
目前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人们使用最多的是六直叶涡轮式搅拌器,但是它有功耗高、剪切力大、搅拌效率低等缺点,于是设计了一种用于高等真菌发酵的新型搅拌器,它具有剪切力低、
为了提高FCC油浆的利用价值,本文对FCC油浆的综合利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通过减压蒸馏的方法对FCC油浆进行深拔,可以除去油浆中的催化剂粉末,拔出比例为80~85%。对深拔后FCC
油井酸化是油田增加油气采出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但酸化带来的设备腐蚀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向酸化液中加入缓蚀剂是目前解决油井设备腐蚀的最方便、有效的方法,本论文采用静态
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共同组成一了动物的免疫系统。天然免疫是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天然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模式识别受体PRRs对病原微生物模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