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人文精神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公民新闻的出现和成长提供了有利的现实条件。公民新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在我国从近几年开始因新媒体的普及而迅猛发展,正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对话方式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当时下最热门的新型媒介——微博与公民新闻相遇并成为其基体平台,公民新闻便得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并在国内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承载了更多的舆论功能、角色定位甚至政治期许,展现出独特的风貌。本文选取2010年到2011年间微博平台上的公民新闻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大量微博典型公民新闻事例,引用了一些研究机构发布的季度性、年度性调查数据图表,关注分析从2010年“微博元年”至2011年年底国内微博平台公民新闻的发展,运用平行对比的方法探讨微博平台公民新闻有别于传统媒体新闻的特点、功能、社会角色及意义。同时,相对于其它对公民新闻或微博的研究,本文在立足于对微博语境下国内公民新闻自身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没有囿于其单方而的特性或功能分析,而是将其放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视野下,敏锐地注意到了其在文本特征、信息传播、观点表达、舆论推动等各方面的特征与时代互动所形成的影响,客观分析其当下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力图对其健康发展做出有益且有助的探讨。本文在第一章将学界对公民新闻定义的讨论作了大致归纳,给出了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公民新闻的定义,梳理了国内公民新闻自前网络时代到网络时代,到微博时代的发展脉络;以微博所代表的自媒体时代到来后,网络技术上的进步必然引起作为自媒体主体的公众在意见表达形态特征上的变化。本文在第二章,分析探讨了微博平台公民新闻在信息传播和观点讨论方面的自身特征和规律,并从新闻样式、议程设置和受支配模式几方面将其与传统媒体新闻模式作出了比较;不同于专业媒体新闻产品,公民新闻自出现起就注定携带着草根的烙印和一丝民主的味道。本文在第三章分析了当前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背景下公民新闻的成长和微博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此种情况下,基于微博平台的公民新闻在讨论公共话题、培养公众民主素养,推动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甚至促进协商民主发展等方面所展现的社会意义;在最后一章,本文从微博平台自身特性和公共话语权角度,分析了公民新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障碍,并从自媒体传播中公民新闻的主体,媒体、政府和公众等多角度对公民新闻健康发展作出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