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进挑战。新的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营口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迅速,营口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产业向城镇集聚,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流动。2013年,营口市制定了新型城镇化建设长期规划,并提出城镇化建设“五年规划三年完成”的宏伟目标。2015年,营口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的各项考核,城镇化率达到64.18%。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营口市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因素,动迁补偿、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层出不穷。在众多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新时期下,基层警务人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的职责日益繁重、发挥的特殊作用日趋凸显。营口市公安局在打击违法犯罪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方面,采取了一些管控措施,包括加强重点人群管控、完善户籍管理制度、加大对基层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基层警务人员的培训、完善警民沟通平台等。然而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改善,外来人口流动频繁,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犯罪土壤,也使得基层执法环境更加复杂,警民关系方面,依然存在不和谐因素。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人口户籍制度管理不完善、警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警民之间的互动协作需要加强、警务工作信息化支撑不足、民警对涉警舆情和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足、公关意识较差等。针对城镇化背景下营口市构建基层和谐警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因素、政府因素、群众因素和警察自身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在深入分析营口市自身问题的基础上,对国内其它地区的经验借鉴进行了梳理,通过比较分析营口市在建设和谐警民关系方面现有的做法差距,得出下一步的工作启示。本文对城镇化背景下营口市警民关系现状进行了调研,就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以“和谐警民关系构建”为课题,通过电话征集意见、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营口市基层警民关系现状进行调研。本次问卷调研由笔者、部分同事和营口市基层公安机关人员共同完成,前期通过电话访谈的形式对相关县区警务人员进行了意见征集,在发放问卷时,为确保样本数据的科学性,在地区上,分别从营口市辖站前区、西市区、鲅鱼圈区和老边区4个市辖区、盖州市和大石桥市2个县级市定点选取单位进行抽样。调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警种和人员结构的不同。2.在研究方法上,以多角度、复合式、立体化为原则,分别从群众和警察两个角度,构建了警民关系评价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又细分为多个二级指标,从而科学构建了和谐警民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群众角度,从满意度指标、互动性指标、意见性指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警察角度,从社会因素、政府因素、群众因素、警察自身因素四方面设置指标。3.通过对调研问卷的编码、整理、数据分析,归纳概括了营口市警民关系现状、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何构建营口市和谐警民关系的意见建议,主要包括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完善人口户籍管理、加强警务工作信息公开、加强基层执法能力等措施。如果上述措施在实践中得以实行,将有效改善营口市警民关系现状,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