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调控效力的区域非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t01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住房货币化改革以来,中国的房地产消费需求获得巨大释放,房地产市场得到极大繁荣。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伴随着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全国房价节节攀升。国家先后实施了多项政策措施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其中包括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业价格调控的有效性就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同时作为一个地域广阔、区域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的经济发展中国家,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力存在区域非对称性,同时各地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单一的货币政策在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效力上是否存在区域非对称性就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很多学者对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效力进行了研究,也有诸多学者单纯的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力的区域非对称性进行了论述,但是几乎没有人将货币非对称性理论应用到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机制中来进行考察。而本文认为无论是宏观经济的发展,影响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因素,还是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在我国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进行这种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文以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调控效力的区域非对称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与已有研究不同的研究范式,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的研究,期望达到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阐述探讨的目的。正文共分为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所述:第二章——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必要性本章旨在提出全文研究问题,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运用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必要性。第一节,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指出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分别从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提高人民居住质量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节,指出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房价增长过快以及对银行信贷依赖过重的问题,并以其他发达国家在金融对房地产支持过多的情况下产生的巨大金融危机为鉴,提出了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必要性。第三章——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述评。鉴于尚未查阅到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区域差异分析的文献,本章主要综述了货币传导机制、货币非对称性理论以及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力的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评述,归纳总结出对本文有指导意义的结论。第一节,对货币传导机制理论及已有研究进行综述,指出从西方成熟的市场发展考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货币渠道、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大量国外学者均对上述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证。而我国大量学者的研究都表明,在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前提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以信贷渠道为主。第二节,对货币非对称性理论及已有研究进行综述,指出从蒙代尔的最优货币理论出现后,中外学者都对货币政策的空间非对称性和时间非对称性理论做了大量验证,无论是对欧盟统一货币政策的研究还是我国学者对我国各经济区域同一货币政策差异的研究,都表明了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存在。第三节,对现有的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能否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站在不同的分析视角,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诸位学者对此问题有不同论证。国外大多数学者都对金融支持与房地产市场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论证,为本文的研究背景给予了一定的理论支持,而就我国研究现状来看,很多学者都对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必要性给予了肯定,但对调控效果则有不同的观点,部分学者指出了很多制约货币政策在调控房地产市场产生效力的因素,如流动性总体过剩、投资性需求过于旺盛等,这些因素使得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力产生不确定性。第四节,对上述理论及文献综述进行评价,得到对本文的启示,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从理论分析入手,首先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机制进行探讨,确立我国以信贷渠道为主的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传导机制;然后从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存在区域性差异和货币传导机制影响因素存在区域性差异两个方面提出了本文的核心命题——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调控效力存在区域非对称性;进而,在理论分析的指导下,运用聚类分析对我国经济区域进行重新划分,然后在各区域内选取实证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对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力是否存在区域非对称性进行论证;最后,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结合起来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区域性差异作出明确的阐释。第四章——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理论分析。本章是全文的重点之一,旨在对全文的核心命题——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区域非对称性进行理论研究。第一节,分别对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调控的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我国的利率渠道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更多的对房地产需求方产生影响,而对于房地产供给方调控效力较弱。其次通过对信贷渠道的理论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信贷传导渠道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房地产市场融资结构特征论证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传导机制以信贷传导机制为主。第二节,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性,影响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因素存在的区域差异性以及货币传导机制存在的区域差异性三个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效力存在区域非对称性这一命题的提出进行了理论分析,为下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五章——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实证分析模型设定。本章在实证总体框架下,对实证采用的方法进行了具体说明。分别阐述了聚类分析思路,聚类分析选择的必要性,以及VAR模型及基于双残差回归思想的脉冲响应分析方法选择的依据。其次对实证分析中变量的选择、模型建立的经济假定、样本及数据的选取给予了必要的说明。第一节,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本文实证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模型背后的经济意义,遵循以理论为指导的实证研究思路,对实证分析总体思路框架进行简要介绍。第二节,对采用聚类分析的必要性以及聚类分析方法的选择进行说明。第三节,对VAR模型及基于双残差回归思想的脉冲响应分析进行说明,同时对进行VAR模型分析时采用的变量、建立模型的经济假定、研究样本的选取及样本数据的收集进行详细说明。第六章——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效力的实证分析。本章是全文的另一个重点,在前文理论分析及实证分析思路和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调控效力的非对称性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从计量经济方法及统计方法层面上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第一节,运用聚类分析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进行区域划分,将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五大类,在聚类得出的五大区域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最终进行实证分析的五个样本地区。第二节,运用VAR模型及基于双残差回归思想的脉冲响应分析对实证样本地区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调控效力进行对比,得出实证结论。第三节,结合VAR模型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结论,对实证分析进行全面总结,指出实证分析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力的确存在区域非对称性,对理论分析予以支持。第七章——本文的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章是对本文前述研究的总结和提炼,并提出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一节,将理论分析结论和实证分析结论进行对比,对其不一致的地方进行了理论原因和现实原因的说明,阐述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效力的确存在的区域非对称性。第二节,基于本文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在以下两个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一、研究视角有所创新通过对学校提供的学术资源查阅发现,尽管很多学者对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效力进行了研究,也有诸多学者单纯的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力的区域非对称性进行了论述,但是尚未发现关于对货币非对称性理论应用到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机制中来进行考察的文献。因此本文尝试性的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效力的区域非对称性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望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索研究。因此本文在选题上有所创新。二、实证分析方法有所创新本文采用聚类的方法,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区域性差异、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因素存在的区域性差异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因素存在的区域性差异入手,对我国的经济区域进行划分,不仅体现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存在的区域差异,同时为本文进行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调控的区域非对称性问题提供了现实依据。其次,通过VAR模型及基于双残差思想的脉冲响应分析的实证方法对比由聚类分析得到的不同区域间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力,为文章理论分析提供了实证支持。
其他文献
手术室作为外科发展的核心,伴随着外科学的快速发展,其需求量日益增多。由于手术室昂贵的配置和运行成本,其运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手术科室、医院的工作甚至医院的社会效益
在中国,婚姻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家庭行为,子女的择偶观不仅会深深地受父母的择偶观的影响,现实生活中还会有很多父母越俎代庖,直接帮助子女相亲,极端的甚至直接定下婚约,从
通过分析辽宁省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特征及成因,回顾“九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所取得成绩。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省“十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及对策措施。
本文研究纳米级CaCO3 填充PVC糊的流变性能、存放性能及凝胶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级CaCO3可以赋予PVC糊以明显的切力变稀性能和触变性,还可明显加速PVC糊的凝胶化过程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与后外侧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早期创伤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间于我科接受后外侧开胸(PLT组)或胸腔镜(VA
细胞问通讯是多细胞生物生存及功能的基础,其异常与疾病密切相关,因此该领域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单向信号传递的经典机制研究已很深入,双向信号传递机制虽
<正>阅读提示:2011年12月15日《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发布。依据《规划》,"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部门将推行五大环境政策,并对以往的环境政策进行创新。为了让读者深入
伴随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间的交流日渐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也显得更加突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具备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因而人们迫切需
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对枸杞岛海藻场生态系统4个盛衰阶段展开调查,共获得297个褐菖鲉样本,对其胃含物进行分析,以研究褐菖鲉摄食习性及其随藻场盛衰、体长的变化规律。结果
翻译是一种目的行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常为某种目的所驱使,他们要实现的是功能上的准确而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方面的对等。文学译作在目标语境中能取得多大程度上的翻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