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并对脉络膜厚度变化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从而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目标提供相应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19年12月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行眼底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37例(266只眼),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分为A、B、C三组,A组:无明显视网膜病变、B组: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C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收集相同年龄段非糖尿病的患者,共16例(22只眼)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行视力、眼压、眼底彩照、裂隙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比较不同组间、不同方位的视网膜厚度及脉络膜厚度,并收集糖尿病组患者病程、年龄及近1周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等检验数据,与脉络膜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不同组间性别、年龄、眼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组间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A组,C组高于其他三组;不同组间上方视网膜厚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高于A组与正常对照组;不同组间下方视网膜厚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高于正常对照组,C组高于A组与正常对照组;不同组间鼻侧视网膜厚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A组与正常对照组,C组高于其他三组;不同组间颞侧视网膜厚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A组,正常对照组显著低于其余三组;3.不同组间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P<0.05)、下方(P<0.05)脉络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显著低于其余三组;不同组间上方脉络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不同组间鼻侧脉络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C组显著高于A、B组;4.糖化血红蛋白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呈正相关(r=0.484,P<0.05),病程、年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无相关性。结论1.糖尿病可引起脉络膜厚度增加;2.糖化血红蛋白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实现对视网膜及脉络膜厚度的精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