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侵占但无神经损伤的患者,在目前普遍接受的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上,是否有必要行椎板切除减压?如何选择?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减压/非减压)治疗及其后期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诊断明确的中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指证存在的患者99例。其中包括男性47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42.3岁。骨折节段:T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侵占但无神经损伤的患者,在目前普遍接受的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上,是否有必要行椎板切除减压?如何选择?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减压/非减压)治疗及其后期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诊断明确的中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指证存在的患者99例。其中包括男性47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42.3岁。骨折节段:T11 21例,T12 28例,L1 17例,L2 19例,L314例。根据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是否合并椎板切除减压术分为两组:A组:减压组(47例);B组:非减压组(52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和骨折节段。回顾性分析当时术中相关参数,包括骨折椎体后缘高度、椎管容积比、Cobb角相对于其术前的变化,分析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原因。分别于术后1月、6月、12月复查拍摄X线及CT观察临床疗效以及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所有病人骨折愈合正常,无骨不愈合、迟发性神经损伤等情况发生。两组病人的基本情况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相比较于术前数据,A组(减压组)术中后路内固定后骨折椎体后缘高度未见明显恢复、椎管容积比无显著改善、Cobb角无明显减小(p>0.05),而B组(非减压组)术中椎体后缘高度显著恢复(1.69±0.24 vs 2.13±0.16)、椎管容积比明显增大(78.45±3.98 vs 85.91±3.33)、Cobb 角明显减小(21.36±1.91 vs 8.93±2.09)。(p<0.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后期随访中,两组椎体后缘高度、椎管容积比、Cobb角以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AMS)参数无明显变化,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椎管侵占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如果行后路内固定后,透视发现椎管骨折块部分回纳,出现伤椎后缘高度显著恢复、椎管容积比明显增大、后凸畸形得到矫正,可以不选择后路椎板切除直接减压,而选择创伤小、脊柱稳定性破坏轻的单纯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的间接减压术,通过随访结果发现,与行椎板切除直接减压患者相比,两者无明显差异,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为加深认识我国观测资料对数值预报的影响,本文采用基于伴随的预报对观测敏感性(Forecast Sensitivity to Observations;FSO)方法,构建了FSO系统,评估2018年7月-8月国家级地面自动站、探空和风廓线雷达观测对华东区域12小时预报的影响,并初步讨论台风预报对观测的敏感性。取得的主要结论为:(1)三种观测对减小12小时预报误差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探空观测的数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通过各种生物和物理过程直接和间接地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关乎其生存和发展的产品(Goods)和服务(Services),这些产品和服务统称为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
单晶硅具有优良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因此常常作为半导体微纳加工的重要材料,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相关器件。目前,纳米加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了纳米压印技术、光刻技术和聚焦离子束技术等,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和微机电系统。纳米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全方位渗透,催生出纳米技术的多样化,发展新的纳米加工技术势在必然。基于探针扫描的纳米加工技术,通过控制针尖移动的路径,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并极大的缓解了城市交通运输的压力,但也存在着一些多年来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钢轨波磨是指出现在钢轨与车轮接触表面的一种周期性摩擦损伤现象。当钢轨轨头有波磨发生时,轮轨间相互作用情况发生改变,使列车的乘坐舒适性以及车辆系统和轨道系统的稳定受到影响,严重情况下会危及列车运行的安全性。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根治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只能通过对钢轨定期打磨或更换来避免
本文以八达岭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非空间结构参数和空间结构参数,计算林分径级分布,交角竞争指数,空间结构多样性指数,分析油松人工林的空间结构特征。根据经营要求设
叶色改变的突变体被称为叶色突变体。它是研究光合作用以及叶绿体发育等的理想材料,还能作为叶色标记在杂交稻制种上利用。本研究对实验室获得的两份叶色突变体做了以下研究
伴随我国铁路路网建设地不断推进,不同速度等级线路间的联系逐渐增强。其中城际铁路除满足沿途客流出行需求,更是承担了不少相邻既有线、高速铁路线上的跨线客流。目前,我国铁路运输部门运输跨线旅客时,主要采用编开跨线列车、中转换乘两种手段,由于中转换乘存在对换乘站运输设备要求较高、短期之内难以全路推广等问题,因此,现阶段城际铁路线上仍存在较多数量的跨线列车。目前跨线、本线列车间存在较大的速度差,致使跨线区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纳米科技已广泛应用于军事、信息、能源、航天事业、医学等多个领域。单晶硅则因其优秀的物理、机械和电子学性能,适于制造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以及硅基半导体器件,成为支撑纳米技术发展的重要材料。目前,工业中已经广泛使用的微/纳米制造技术,包括光刻技术、纳米压印技术、电子束光刻技术、探针阳极氧化技术等,以进行单晶硅表面的加工。但是,随着纳米技术的多样化发展,开发更多的纳米加工方法仍十分必要。
钢轨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剂、焊接时高温以及焊后热处理等因素的影响,会使钢轨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与母材有所差异,在车轮的冲击与滚动接触等复合载荷作用下,焊接接头会成为钢轨损伤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对下线的焊接接头的损伤分析可直观地反映出其服役性能。本论文借助于ATOS三维扫描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MVK-1002显微维氏硬度仪等设备,对下线的闪光焊、铝热焊两种焊接工艺的过共析钢轨焊接接头的损伤情况
研究利用欧洲中心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美国NCEP/NCAR 1再分析数据,重点分析中国南方(24°N~30°N,108°E~120°E)降水在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期间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及其与ENSO循环(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的关系。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东亚大陆的冬半年平均降水量和降水均方差大值区都集中于中国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