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中任意选修课程包括语言知识技能类课程、语言应用类课程和文学欣赏类课程。因此,恢复高中英语课堂的文学教学,发挥文学教学的功能是新世纪基础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但是文学作品在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中选材很少,而且教师即使在教授文学作品章节中,仍然以语言技能的训练为首任,轻视文学素养的培养。本论文从人本主义教育教学理论、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语言与文学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人本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学对语言教学功能意义的要求,论述了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关系,证明文学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本论文回顾了国内外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学教学的历史以及相关研究和理论,分析了国内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文学教学提出的目标和要求,采用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的方法求证文学教学和语言教学相互促进的关系以及文学教学对于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论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证明在中学英语课堂有计划开展英语经典文学作品补充教学不仅能够扩充学生的英语文学知识,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知识技能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在英语写作方面,学生表现出更高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上分阶段有计划补充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转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重新理解学习的过程和意义。学生在欣赏文学内在精神的同时对英语语言的学习进入了新的层次,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语言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高。实验证明,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开展文学教学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论文分析了此实证研究尚存在的不足,指出由于实验时间、实验对象范围的有限性,实际操作中推广该文学作品选读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处理,例如城市高级中学生和农村高级中学生教学环境的不同、理科生和文科生在英语学习动机目标上的差异,以及男生和女生性别差异带来的研究结果和过程的不同等。笔者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应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细化研究的步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