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语教育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有效途径,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双语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维中双语转换机制的形成,但一旦学生语码转换受阻,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本文以朝鲜族高中理科生为研究对象,先后运用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展开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利用一年的时间观察了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教学语言、教案、板书、多媒体教学、习题资料运用情况、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交流语言、学习笔记中运用的语言等;问卷调查了 344名高中理科生。调查发现:(1)朝鲜族高中理科生朝语、汉语能力都处于比较好的水平;(2)理科平均成绩前27%学生们的朝语、汉语能力比理科平均成绩后270%要好;(3)朝鲜族高中理科生在思维语言运用程度的总体及各维度上,双语思维运用程度最高;(4)在理科平均成绩前27%与后27%的比较中,理科平均成绩前27%学生们的双语思维运用程度在总体与各维度上都比理科平均成绩后27%要高。通过分析讨论,形成四条结论:(1)倾向于使用朝语或汉语思维的学生占少数,大部分学生处于双语思维混用状态;(2)处于自动化语言处理状态的学生占少数,大部分学生通过语码转换进行思维和表达;(3)语言能力与成绩呈正比,语言能力决定学生成绩的高低;(4)依托双语语码转换进行思维的学生,耗时长,理解慢,容易产生思维混乱和学习困难。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四点建议:(1)教学过程中双语输入要视学生语言能力而定;(2)教师要提高双语运用能力与双语教学素养;(3)建立双语教师培训制度;(4)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