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与建构:技术股份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HZTP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在人类生活尤其是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愈来愈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技术落后与技术浪费并存,从而使科技成果转化陷入一个两难境地,同时也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寻求更多更好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模式。伴随着我国技术成果商品化的发展,技术市场日渐繁荣,技术股份化作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又一重要途径产生了,并在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技术股份化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界对其研究还处于探索之中,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理论体系,特别是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去解读其本质,建构其模式与运行机制等问题,这就使得对技术股份化研究迫在眉捷。 本文根据解读是理论手段,建构是实践目的。从考察可以股份化的技术的基本概念入手,并将技术股份与技术商品、一般股份进行比较,归纳出技术股份的普遍特性;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技术股份的价值特性;基于股份资本的一般特性,总结技术股份的二重特性。在此基础上,发掘技术股份化的理论基础是:股份制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及技术股份化是马克思财产关系的充分实现;通过过程论的追问,发现技术股份化是技术成果资本化的过程,也是技术股份参与收益分配的过程;借助社会系统论的剖析,建立生产要素系统功能分化和子系统分立的理论框架,分析技术分立形态变别的路径是从商品化到资本化进而股份化的;继而发掘出技术股份化也是技术人格化的过程。探讨技术股份化在我国的发展路径,分析每一路径的定义、入股过程及框图、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典型案例。分析技术股份化的条件与运行机制,技术股份化的产生和发展、企业对技术成果的需求是技术股份化的基本条件,动力和主观条件。最后,分析技术股份化在我国起步阶段存在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诸如由于长期计划管理体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造成企业和科技人员缺乏技术投资的积极性,阻碍了我国技术股份化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技术股份的“退出机制”,合理利用“押出障碍”;强化资本观念,培育优秀的科技经营专家,加强评估业务及管理,建立全国性的技术信息系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技术股份化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科学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目标和精神气质的社会建制.科学建制发展了一系列切合自身运行的控制手段,科学奖励系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是科学奖励系统中的
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关系到高校发展、国家发展的大事。学科交叉为创新带来了生机,不仅促进了交叉学科的诞生,更重要
司法鉴定是一种科学认识活动,大多数司法鉴定都是一个演绎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也就是说,从最普遍的科学原理出发,通过对具体案件检材的观察、测量、分析、比较,运用逻辑
来知德是明代著名易学家、理学家,《周易集注》为其易学代表作。来知德继承并发展程朱官方易学,创立了有明一代以象解《易》的“来氏易学”。他纠正明代易学偏重义理、疏忽象数
“以人为本”所体现的是把人的生存放在第一位。人的生存是人的本质的体现,而体现和表征人的生存本质的则是人们如何生存的样式,人们解释人的生存和展开生存过程则是人生存方
尼采是德国哲学家,是现代西方哲学流派唯意志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以基督教为基础的西方传统道德和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的思想对20世纪的欧美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
自然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当下社会,随着现代大工业的迅速发展,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生态环境被日益污染的情况已变得愈发严重。 自然环境之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