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级电容器的直流微网电压稳定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i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流微网是为了适应分布式发电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电力网络,相对于交流微网,直流微网拥有较多的优势。在直流微网中,发电设备往往是以光伏电源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源,普遍具有随机性、波动性较大的特点。超级电容器具备功率密度高、寿命长等特点,在直流微网中接入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可以同时平抑电源、负荷的波动,维持系统电压质量处于正常水平。论文首先介绍了基于两端供电的直流微网结构,分析确定了直流微网中光伏阵列模块、超级电容器模块以及双向DC/DC变换的模型,并确定了双向DC/DC变换器参数,制定了直流微网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以及四种运行方式。其次,采用电导增量法实现了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MPPT),并利用PI控制跟踪此电压;对整流器采用了双环PI控制方法;针对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线性控制器,采用小信号分析法进行建模,设计了Boost、Buck模式下的PI控制系统。然后,针对双向DC/DC变换器的Boost模式分析了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原理,针对Buck模式的工作方式分析了基于迟滞调节的滑模控制,并分别提出了结合PI线性控制的双环滑模控制方法。另外讨论了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位置布置的原则以及对系统电压质量的影响。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了基于光伏阵列的两端供电的直流微网模型,进行了上述两类控制方法的仿真,并比较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滑模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更适用于直流微网系统中;同时也对超级电容器的位置布置原则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布置原则的正确性,对超级电容器的实际布置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容量大、损耗低、效率高等优势,已成为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骨架。其准确的故障定位,对于保证特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对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的故障定位算法进行研究。特高压电网的分布电容电流大,暂态过程长,非周期分量衰减缓慢,且含有整次及非整次谐波分量;而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中,信号分析与处理多是基于基波分量的,故本文在分析窄带滤波算法的基波提取能力
硬脆材料薄壁回转体工件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和雷达通讯等领域,其制造精度是影响该领域某些设备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材料特殊、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其加工一直是国内外
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共享。可再生能源向电能的转化,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通过输电网实现电能的远距离传输,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共享。本文针对输电网,提出一种新能源发电出力的消纳策略,实现可再生能源广域内的大规模协调共享。并运用鲁棒优化技术,有效控制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本文给出了一种“传统关口调度结合风电消纳”的联络线调度模式,将日前联络线
与输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不同,中低压配电系统中性点多采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电阻的接地方式,称为中心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即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三相线电压依然对称,可持续运行1-2小时。但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为原来的3~(1/2)倍,长期运行可能会损坏其绝缘,引起进一步故障。因此,必须尽快确定故障线路和故障点。但由于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特征不明显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之俱来的是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方式成为主流;风力发电凭借其低成本、技术成熟及无污染等优点迅速成为研究焦点。我国幅员辽阔,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内蒙古、甘肃以及东北地区,但经济发达区域集中在华北、华中、华东,用电负荷比重大。因此我国风电资源分布不均衡且远离负荷中心。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并网、远距离输送及风能受天气影响、不可控等自身特
由于输电线路的跨度越来越大,塔身所受的外部荷载越来越大,对塔架连接节点的传力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国内外对连接节点的研究理论还不够完善,且在设计上存在不合理性,因此本文设计了两种新型连接节点,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新型节点的可行性。对长细比较大的铁塔,其连接节点一般是失稳控制;对长细比较小的铁塔,其连接节点会由失稳控制向强度和失稳双重控制转变。然而管-单板节点在强度、稳定
风能作为绿色可循环使用的能源,已经吸引世人越来越多的注意,关于风能的利用技术也变得愈加深入和成熟。与传统的风力发电技术相比,变速恒频交流励磁双馈风力发电技术更具优势,体积小、重量小、效率高。本文主要针对变速恒频交流励磁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本文针对风力发电系统中使用的网侧变换器建立了同步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推导得出了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网侧变换器的矢量控制策
在上海的发展史上,1990年无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上海的建设发展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浦东的命运也得以彻底改变.
期刊
基于能够制造高度复杂的结构的增材制造技术,在有限材料用量的条件下研发高性能结构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具有优良结构与多学科性能的非均质多层级结构是高性能结构的重要结构形式。迫切需要研究建立面向增材制造的非均质多层级结构设计方法,以实现能够适应制造工艺限制、可制造、容易制造的优质非均质多层级结构设计。实现这种设计,需要确定结构的宏观构型、微观构型以及微观构型在空间的合理变化。完全实现微观和宏观构型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