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r-Fe-Si系准晶近似相及缺陷结构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ola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Cr-Fe-Si合金系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十次准晶形成体系,其晶体结构上的特点跟广泛研究的Al-Co-Ni等十次准晶系完全不同。已有研究指出Al-Cr-Fe-Si合金系中存在新型十次准晶、多种复杂准晶近似相以及一类同时具有传统晶体材料的周期平移对称性和准晶体的准周期性的新型固体物态。然而对该合金系中大单胞复杂准晶近似相及相关的结构缺陷的详细研究,特别是原子级别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对准晶近似相结构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相应的准晶相的结构,对新材料的设计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论文以探索Al-Cr-Fe-Si合金系中的准晶近似相的原子级结构特点及相关结构缺陷为研究目的。利用透射电镜,特别是球差校正透射电镜为研究手段,综合应用选区电子衍射,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等电子显微学方法,在原子级别上系统地研究了该合金系中的准晶近似相的结构特点及其基本结构单元的连接规律。此外,本论文还详细地研究了两种与大单胞准晶近似相相关的新型结构缺陷,总结了其结构特点,分析了其形成机理。最后,本论文对在该合金系中发现的在准周期平面上的周期比值为黄金分割数τ的两种一维准晶进行了研究,并首次在原子级别上揭示了一维准晶的结构拼图。对Al-Cr-Fe-Si系准晶近似相的原子级结构研究表明:在成分为Al60Cr20Fe10Si10和Al62Cr17.5Fe11Si9.5的样品中存在着由六个具有完美十次对称的直径约为2 nm的十边形结构构成的胖六边形结构单元,以这类结构为基本结构单元,可以形成晶格常数为:a=3.11 nm,b=1.23nm,c=5.89nm的(3/2,5/3)类型近似相及其多种结构变体。在Al60Cr20Fe10Si10合金中,存在两种不同结构的(2/1,5/3)类型的近似相单胞,它们具有相同的晶格常数:a=1.91nm,b=1.23nm,c=5.87nm,且沿着[010]方向的结构投影均是由扁六边形、星形和十边形三种结构单元组成。但是第一种(2/1,5/3)相中的星形结构单元有两种相反的取向,第二种(2/1,5/3)相中的星形结构单元只有一种取向。对该合金系中准晶近似相的基本结构单元的研究表明:该合金系中准晶近似相的基本结构单元主要有边长约为0.62 nm的扁六边形、船形、星形和十边形。而由两个夹角为72°的扁六边形和一个的星形可以进一步拼砌而成盾牌形结构单元,且它们在二维平面上共有十种取向。两个盾牌形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有拼砌和图形重叠两类,共31种。本论文提出的盾牌形结构不仅可以大大简化准晶近似相的结构描述,从而有助于简洁明了地分析准晶相关复杂结构,也可以简化对相关结构缺陷的描述。此外,本论文还对该合金系中存在的十次对称和十次对称破缺的十边形结构单元的原子级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推断出不同类型的十边形结构单元之间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对Al-Cr-Fe-Si系准晶近似相的结构缺陷的研究表明:与(3/2,2/1)1类型近似相(晶格常数为:a=3.08 nm,b=1.23 nm,c=2.24 nm)有关的新型180°畴结构的产生来自于畴界两边取向相反的盾牌形结构单元,而不是如传统晶体中的取向相反的单胞。与(3/2,5/3)类型近似相相关的特殊面缺陷的结构特点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相子缺陷首尾相连而形成相子面,它们将由胖六边形结构单元拼砌排列的三个有序畴分隔开来,但相子缺陷的引入不会引起晶格畸变。这类缺陷的形成来自于相邻畴之间在特定方向周期分布的十边形结构单元序列沿着其垂直方向约为1.12 nm的位移。对Al62Cr17.5Fe11Si9.5合金中的两类一维准晶的结构研究表明:这两类一维准晶在对应十次准晶的准周期平面上的周期分别为2.99nm和1.85nm,且周期方向为对应的十次准晶的同一个二次轴方向。具有十次对称的十边形结构是这两类一维准晶结构的主要结构单元,且沿着夹角为72°的五个方向分布。这两类一维准晶在准周期平面内的周期性均是由十边形结构单元的分布平面沿着其法线方向的周期性排列引起。对周期为2.99 nm的一维准晶而言,其十边形列在垂直于该列方向上有长距离(L)和短距离(S)两种(LS交替排列,且长距离(L)和短距离(S)比值为黄金分割数τ=1.618);而周期为1.85nm的一维准晶的十边形列在对应方向上只有一种长距离(L)。除周期方向外,两种一维准晶的其他四个方向十边形结构单元的分布均不具有周期性。相子应变分析及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像中十边形分布平面的周期均表明,两种一维准晶的周期比应为黄金分割数τ,而不是文献中指出的Fibonacci数列中相邻数的比。一般认为一维准晶为准晶近似相及二维准晶之间的中间态,对一维准晶原子级结构的研究对于准晶结构的形成,准晶及准晶近似相之间的相变都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充填采矿法由于损失贫化低、高度利用尾砂等固废和有效控制采场地压等优势在深部开采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也与国家当前大力推进的绿色矿山建设目标相契合。对于采用充填采矿法的深部矿山来说,热害问题突出,而目前对于胶结充填体的水化产热及其对深部热害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研究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变化及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通风时的风温变化规律对深部需冷量计算和热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实验室相似材料实验、理论分
建筑施工过程环节众多,错综复杂,安全隐患往往埋藏其中,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如果任何一个安全监督管理程序不符合安全规范,都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3a(FOXO3a)对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和前列腺癌细胞LNCaP、DUl45、PC-3中FOXO3a表达水平,选择FOXO3a表达最低的前列腺癌细胞系转染pcDNA-FOXO3a、pcDNA-NC构建FOXO3a过表达细胞系(pc-FOXO3a)和阴性对照(
金属材料与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密切,已经成为日常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为了提升材料的综合性能,需要对材料进行强化处理。弥散强化通过在基体中加入或生成硬质的第二相颗粒来强化材料。强化颗粒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钉扎晶界,阻碍位错运动,抑制晶粒长大,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室温高温强度。本文围绕氧化物颗粒在制备和焊接过程中的变化,研究了氧化物颗粒对微观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贡献。论
不锈钢/碳钢层合板,兼具不锈钢的耐热耐腐蚀与美观性和碳钢的性价比优势,因而在石油化工、食品餐饮、交通运输、兵器等行业以及电梯、防盗门、金属装饰、五金器具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热轧复合已经成为制备不锈钢/碳钢金属层合板带的主要方法,但对于其轧制复合机理的认识仍是多种解释假说并存,尚不完善。其次,能否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实现不锈钢/碳钢层合板带温轧复合甚至冷轧复合,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304不锈
传统钴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热腐蚀和抗热疲劳性能,但它的高温强度比不过依靠γ’-Ni3Al沉淀强化的镍基高温合金,从而限制了其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热端部件上的进一步应用。然而,现有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使用温度已接近合金的熔点,要继续提高其使用温度非常困难。近年来,在Co-Al-W三元体系中发现的γ’-Co3(Al,W)为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Co的熔点比Ni高40℃,新型钴基高温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的建筑业中取得了惊人的突破,社会各界建筑物标准的要求也在增加。在此过程中,建设工程只有安全文明施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设工程的稳定运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TiAl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优异的阻燃能力、优良的抗蠕变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等优点,已经成为航空航天领域最具竞争力的轻质结构材料之一。但TiAl合金热变形能力差,室温塑性低以及在750℃以上时抗氧化性能不足等制约了该合金的实际工程化应用。本文通过添加β相稳定元素(Mo)制备出高温时含一定量bcc结构β相的TiAl合金,提高了其热变形能力,同时通过循环热处理除去β相在低温时的有序B2相,改善了其服役
近年来,大自旋系统的磁性是量子多体系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固体材料中的大自旋通常由原子中未配对的电子通过洪特规则耦合形成,另外一个可以实现和模拟大自旋的是光晶格中的超冷原子系统。一些固体电子材料中的强关联效应,例如巡游铁磁性、Mott转变等,在大自旋冷原子系统中很快被重新关注和深入研究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在大自旋系统中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了 Anderson磁性杂质和Heisenbe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因其高迁移率、高电导率等优异性质而备受人们关注。二维材料可薄至原子级,是高集成、高性能和低能耗的下一代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有望替代硅基半导体材料。自旋电子学以实现高效、快速和低能耗地产生、操作和探测自旋为目标。伴随着外尔半金属,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等一系列新型二维材料的相继发现,许多新奇的物理性质也被陆续报道,范德华异质结这一崭新的物理模型也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同时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