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RHD以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淤血、肿大、出血和肝脏坏死为主要病变特征,主要危害2月龄以上的养殖和野生的多个穴兔品种,死亡率达80%-100%。RHD于1984年被我国首次报道后,在世界很多国家出现发病和流行的报道,严重威胁着世界养兔业的健康发展,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定通过动物疫病。2010年在法国出现了由RHDV新种即兔出血症病毒2型(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2, RHDV2)引起的能感染致死30日龄以内的兔r和传统RHDV毒株灭活苗的免疫过的兔子的新型兔病毒性出血症(new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nRHD),也称为兔病毒性出血症2型(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type 2, RHD2)近年来RHD2已扩散至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葡萄牙、英国、挪威等多数西欧国家和亚速尔群岛等国。我国目前尚无该病发生及其相关的研究报道,为此本研究在对RHDV2和RHDV基因序列分析基础上对其RT-PCR检测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如下:为建立用于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RHDV和RHDV2 VP60基因,设计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和10条搭桥引物,通过搭桥PCR人工合成RHDV2 VP60基因中保守区片段,构建重组质粒,并以其为模板,经过反应条件优化、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和35份样品检测应用,初步建立RHDV2 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成功合成RHDV2 VP60基因的435 bp保守片段和构建了pMD-19T-RHDV2重组质粒以及pMD-19T-RHDV441,初步建立的RHDV2 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RHDV2的检测限度可达到230个拷贝的靶基因片段,检测RHDV、pGM-T-EBHSV(已构建)、兔源巴氏杆菌、兔源大肠杆菌和兔源沙门氏菌均无特异性扩增。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RHDV2核酸阴性。为建立用于兔出血症病毒(RHDV)与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鉴别诊断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RHDV和RHDV2的VP60基因,在上面研究的基础上又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和搭桥PCR技术分别获取RHDV和RHDV2的VP60基因中保守区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MD-19T-RHDV2、 pMD-19T-RHDV441(上面已构建)和pMD-19T-RHDV294,并以其为模板,经过反应条件优化、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以及人工感染RHDV样品和临床样品的应用,对RHDV与RHDV2的复合RT-PCR检测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建立的RHDV与RHDV2复合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分别扩增山RHDV和RHDV2的VP60保守区基因片段大小为294 bp和435 bp, RHDV与RHDV2的检测限度分别为160和230个拷贝的靶基因片段,而pGM-T-EBHSV(已构建)、兔源巴氏杆菌、兔源大肠杆菌和兔源沙门氏菌等病原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样品检测结果显示人工感染样品的RHDV检出率为100%(5/5),30份临床检样RHDV和RHDV2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研究为我国进行RHDV2的防控提供了一种技术储备和奠定了基础,同时为RHDV和RHDV2的鉴别与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