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价值与思路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发展“新常态”下,以要素升级、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为动力的经济转型不断加快。在这一总体背景下,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地的高等教育供需匹配问题凸显。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需求侧管理带来阶段性高等教育辉煌成就的同时,却难以解决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供需错配、办学效益和育人质量低等问题。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相匹配,高等教育系统也正面临着向内涵式发展的范式转换,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正是这一升级转型选择下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在已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以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历史制度主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合理运用文献分析、历史分析、案例研究作为研究方法。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实质上是以改革为动力,通过清理落后无效的高等教育供给和调整供给结构来解决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与主体需求不匹配等主要矛盾,依托资源分配方式、教育治理方式等体制机制的制度性变革,突破高等教育发展困境的变革。从高等教育供给侧的功能和价值来看,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能够引领国家现代化发展对多样化、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个体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以及家庭幸福的高层次美好生活的需求。此外,它不仅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下的整体质量提升有着重要价值,还是以要素调整升级来完善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体系的重要推手,更是以制度创新推动高等教育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关键举措。在对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价值确认的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了高等教育供给的变迁逻辑和优势,主要从供给理念、主体关系、实际供给、政府协调服务品质以及学校运行水平五个方面分析了变迁的逻辑,其优势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供给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多元供给主体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供给侧发力的意识不断增强。通过对高等教育供给困境的分析,发现当下高等教育供给还存在着供给理念上偏离了坚守价值理性的本真要求,有效供给不足及供需错配引发的供给质量和结构困境,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影响下的供给结构性失衡,学校供给难以满足高等教育主体高层次和选择性教育需求以及供给主体权责失衡和边界不清带来的教育治理困境。通过对高等教育供给困境历史的、现实的、制度的、主体的方面进行分析,现代化与国际化中的失衡与趋同,以经济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逻辑,强制性制度变迁下路径依赖的制度惯性以及政府与市场平衡探寻中的双重失灵是制约高等教育供给困境解决的主要原因。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以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交相辉映的供给理念、在形成主体间良好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以制度规制和保障高等教育运行生态。还要通过构建丰富精准、优质公平的供给体系和具有活力和特色的学校供给来落实高等教育实践,推进以供给升级引领需求升级的供需连接机制。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从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虎眼万年青全草中提取虎眼万年青多糖,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其降血糖效果。同时以虎眼万年青多糖为配体,与三价铬离子结合,制备有机铬化合物-虎眼万年青多糖铬复合物。并研究其降血糖活性。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虎眼万年青多糖的提取和精制: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虎眼万年青多糖(OCAP),并经Sevag法和透析袋除盐法进行精制。(2)虎眼万年青多糖降糖活性研究:利用四氧嘧啶选择性
石化燃料的过度开采与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开发利用绿色生物质能源替代石化资源有利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符合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5-羟甲基糠醛(HMF)作为重要的平台化合物,是生物质高值化的重要产品之一,可应用于合成燃料添加剂、医药中间体、聚酯等多种高价值终端化学品。本文基于纤维素制备HMF的形成机理,设计制备了一系列低成本的高效固体酸催化剂,并对其反应体系、工艺参数等进行优化筛选,获得高
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还原CO2为有经济价值的化学燃料是应对温室效应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纳米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化学性质,因此可用作光催化剂来催化转化CO2。钛酸锶(SrTiO3)因具有高化学稳定性、低成本、低毒性和易于合成等优点是一种备受关注的光催化剂材料,但光吸收范围有限、光生电子和空穴易复合等缺点限制了其光催化性能。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使用负载金属氧化物
目前,废水当中存在的污染物,包括有机染料、重金属离子、医疗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存在严重威胁。压电催化技术通过捕获环境当中广泛存在的机械能,如风能、水流、振动等,可以实现对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压电催化利用压电材料产生的压电势驱动载流子迁移参与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活性自由基后攻击大分子污染物使其降解。本文基于Ba(Zr0.2Ti0.8)O3-x(Ba0.7Ca0.
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使得大跨楼盖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复杂空间结构工程中。相较于常规建筑,这类结构体系更轻、更柔、阻尼也更小,在上部荷载尤其是在人行荷载的激励下也更容易出现振动舒适度的问题。但目前对于人群荷载的研究并不完善,主要在于人群在行走过程中具有自身独立性和高度随机性。因此有必要针对大跨楼盖结构在随机人群荷载下的振动响应进行研究分析,为该类结构的舒适度评价提供可靠的计算方
一根分子链上同时含有正负离子的两性共聚物在药物控制释放中具有增强药物载体突破细胞膜能力的特殊性质,但是由于该共聚物在水中失去了胶体稳定性,因而如何制备纳米粒子成为了难题。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中发现在乙醇中嵌段两性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嵌段聚4-乙烯基吡啶,PMAA-b-P4VP)与无规两性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共聚4-乙烯基吡啶,PMAA-co-P4VP)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性质,无规两性共聚物溶于乙醇,而
学位
Ti(C,N)基金属陶瓷作为刀具领域硬质合金的理想替代材料,具有红硬性高、造价低等优点。为提高金属陶瓷力学性能,金属陶瓷的硬质相采用Ti(C,N)基固溶体。目前多阴离子组元高熵陶瓷和高熵陶瓷粉体的研究较少。本文制备了单相高熵碳氮化物粉体,探究煅烧工艺对粉体物相和形貌的影响,并用粉体制备高熵陶瓷和金属陶瓷,探究其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间的关系。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在氮气气氛下与碳反应生成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
椰蓉是椰肉磨碎榨汁后的产物,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脂、杀菌等多种功能,多用于食品,其作为海南地源性资源,在饲料上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以自然发酵椰蓉作为分离源,分离得到国家农业部允许使用的微生物添加剂菌种即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以椰蓉和豆粕为原料进行发酵饲料的工艺优化及品质评定的研究,探讨发酵工艺流程及发酵条件的影响,评价椰蓉作为饲料开发与利用的价值,为海南椰蓉综合利用提供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微观尺度构建的一种最佳的城市雨水管理设施,因其设计规模、布置和构造的灵活性及美观性而成为海绵城市中广泛分布且数量众多的设施类型。其中,植物的选择和合理设计是生物滞留设施功能发挥的关键,也是其提供更广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本文提出生物滞留设施地被植物群落设计方法,旨在从风景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角度探索生物滞留设施的多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有积极意义。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