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FHA)是继发性闭经的最重要类型,许多女性为该病所困扰,中医治疗闭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挖掘中医药治疗方法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之肝郁证在其证侯分布中的地位,观察调肝法治疗本病的疗效与优势。研究方法:1、选择香港存德堂中医诊所就诊的闭经患者,同时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患者7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功能性下丘脑闭经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采集、归纳、整理,以分析和探讨功能性下丘脑闭经的病机和中医证候主证及相兼证分布规律,并探讨不同主证证型的相关因素。2、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法,对香港存德堂诊所28例符合证型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调肝养血为主,并配合针灸治疗(选穴:期门穴,太冲穴,气海穴、关元穴,肝俞穴、肾俞穴),观察临床疗效2个疗程(3个月为1疗程)。研究结果:1、肝郁证是功能性下丘脑闭经的重要证型。其中肾虚证21例,占27.6%;肝郁证19例,占25%;是功能性下丘脑闭经的主要证型,其余依次是血瘀证、脾虚证和痰湿证,分别占21.1%、14.5%和11.8%。肝郁证不仅以主证形式表现,而且也存在于功能性下丘脑闭经其他证型兼证中,是各种兼证中最为常见的兼证。肝郁证是最容易兼有其他证型的主证,而肝郁证也是其他各种证型中最常见的兼证。2、从证侯分布相关因素分析,年轻患者表现为肾虚证、肝郁证、脾虚证的可能多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年龄较大的患者痰湿证、血瘀证的情况可能多于年轻患者;病程较短的患者可能以肝郁证为主,而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表现以痰湿证、血瘀证为主;发病诱因中的情志因素作为功能性下丘脑闭经的发病因素,与肝郁证关系更加密切。3、调肝法针药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总有效率为71.43%。对于疗效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兼证不同及年龄的差异可能会影响疗效。相比而言,调肝法对单纯肝郁证患者效果最佳,总有效率为77.78%,若同时兼有肾虚或血瘀证疗效率相对下降;对年轻患者效果最佳,总有效率为75%,对年龄较长的患者则疗效相对较差,总有效率为66.67%;而病程的差异对于调肝法针药结合治疗本病疗效则影响显著,病程小于1年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病程大于1年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0%。4、调肝法针药结合治疗对于改善肝郁主证症状疗效明显。调肝法针药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FSH和LH水平,疗效明显(P<0.05)。调肝法针药结合治疗可促使功能性下丘脑闭经基础体温(BBT)由单相向双相转化,治疗后单相转为不典型双向者8例、改善率为28.57%,转为典型双向者12例、改善率为42.86%,总有效率为71.43%。提高BBT高低温相平均差及BBT上升速度,疗效明显(P<0.05)。结论:肝郁证是功能性下丘脑闭经的重要证型;其证候的分布与年龄、病程、情绪相关;调肝法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证型功能性下丘脑闭经疗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