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级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绿色环保材料,具有高光催化活性、强紫外线屏蔽能力,生物、化学、光学上有良好稳定性等独特性能,使其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抗菌杀菌、防晒护肤、功能陶瓷等诸多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无水乙醇为溶剂,冰醋酸为抑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来制备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光催化剂。在配比固定、自然pH值、室温、搅拌方式一致、干燥方式相同的条件下,考虑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纳米TiO2晶型组成、粒径大小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TiO2实验室制备工艺条件。并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所制得的二氧化钛粉体进行表征,研究了TiO2粉体在焙烧过程中的相转变。 为了进一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活性,在深入分析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金属离子掺杂的方法对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进行改性研究。选取了过渡金属Fe、Pb、Cu,贵金属Ag,稀土元素Ce作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较法制备了掺杂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考察了各金属离子掺杂对二氧化钛粉体的晶型结构、晶粒尺寸的影响。通过降解苯酚溶液,研究了各离子掺杂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掺杂焙烧温度和最佳掺杂比例,初步探讨了金属离子掺杂对二氧化钛粉体光催化活性影响的机理。 在单一离子掺杂改性的基础上,本论文首次采用Fe3+-Ce4+、Pb2+-Ce4+、Cu2+-Ce4+三种体系对二氧化钛进行共掺杂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考察了共掺杂对二氧化钛粉体的晶型结构、晶粒尺寸的影响。以对苯酚的光催化降解考察了光催化活性,确定了最佳的共掺杂比例,并初步探讨了共掺杂提高或者降低二氧化钛粉体光催化活性的机理。研究表明,对于苯酚的光催化降解,Fe3+-Ce4+、Cu2+-Ce4+共掺杂改性TiO2均高于单一掺杂的效果,而Pb2+-Ce4+共掺杂改性TiO2低于单一掺杂效果,没有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