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体育制度的变革促进了体育教学监管评估模式的变化,也使得“教育要面向社会”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根据课标的相关要求,初中学生是体育课教学的唯一中心。在中考带来的这些益处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有一定的弊端,有些学校把中考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上好体育课的唯一标准,使得教师不得不围绕体育中考的考试项目来安排体育课的内容,学生也因此失去了许多学习其他运动项目的机会。在无锡市现行体育中考的机制下如何设置初中体育课程,已经成为目前体育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无锡市、县市和乡镇的100名教师、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和分析。内容包括体育课程的实施现状、体育师资、课时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体育器材、体育课时、体育评价以及学生体育学习现状等,并对无锡市初中现行体育中考体制所涉及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具备了目标统领内容的意识,能做到合理制定和落实教学目标,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了学生兴趣需求,然而在体育中考制度的影响下,体育中考内容在体育课中所占的比例较大。(2)体育器材和场地能基本满足体育课堂教学的需求,但存在地区差异,其中乡镇学校相对短缺。体育器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不足,需加以重视。(3)中学学生对体育课的总体满意度较好,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对体育课有积极的兴趣,健康意识得到增强,但部分学生和老师对体育课教学认知上存在一些偏差,需加引导。(4)当前的体育中考内容主要为速度耐力类、力量类、灵巧类项目,中考指标的主体仍是以个体为中心,忽视了初中生集体性、合作性团队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