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寄主对棉蚜寄主专化性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一种危害棉花、瓜类及多种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损失。棉蚜由于长期在同种或同类植物上生活,形成了多种寄主专化型。但是,棉蚜种群内的这些寄主专化型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变?同域寄主植物对专化性有何影响?专化性改变过程中是否会伴随有蚜虫形态和寄主选择能力的变化?这些重要问题的结论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室内长期用单一寄主培养的棉花型和瓜型棉蚜为材料,从西葫芦对棉花型和瓜型棉蚜寄主利用、寄主选择和定位以及外部形态的数值特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阐明特定的寄主植物西葫芦对棉蚜寄主专化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寄主转接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型和瓜型棉蚜不能直接互换寄主。棉花型和瓜型棉蚜都能较好地利用西葫芦寄主,且能在其上建立种群。棉花型棉蚜在西葫芦上连续饲养5代后获得了利用黄瓜寄主的能力,可以在黄瓜上存活并建立种群。但是,在西葫芦寄主上连续饲养7代后,棉花型棉蚜丧失了对原寄主棉花的利用能力,而转换成了瓜型棉蚜。瓜型棉蚜对西葫芦的利用能力较强,其在西葫芦寄主上的连续取食经历不能改变瓜型棉蚜的专化性,在西葫芦上连续饲养17代后仍不能利用棉花寄主。寄主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型和瓜型棉蚜分别对其原生寄主棉花和黄瓜有很强的选择能力。在西葫芦上饲养多代后,棉花型棉蚜对棉花的选择率逐渐减小,饲养3代时棉花型棉蚜对棉花的选择率为37.14%,而饲养17代时选择率仅为2.86%。但是,在西葫芦上饲养后的棉花型棉蚜对黄瓜的选择率却逐渐增高,饲养3代后棉花型棉蚜对黄瓜的选择率为28.10%,饲养17代时对黄瓜的选择率达到了41.43%。瓜型棉蚜在西葫芦上饲养不同代次后依然只对黄瓜和西葫芦叶片具有强选择性,而对棉花叶片选择率依然很低。棉蚜形态的数值特征测定结果表明,棉花型和瓜型棉蚜形态的数值特征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表现为瓜型棉蚜的各项形态指标均显著地大于棉花型棉蚜。随着在西葫芦寄主上饲养代次的增加,棉花型棉蚜的各项形态指标不断增大,且向瓜型棉蚜逼近,表现出前足和中足的腿节和胫节显著增长,并达到了瓜型棉蚜的水平。西葫芦寄主诱导了棉花型棉蚜足增长的现象,将有利于棉花型棉蚜在叶表多具长绒毛的瓜类植物上取食和定居。瓜型棉蚜经西葫芦上的连续代次的取食后,其各项形态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西葫芦寄主通过改变棉花型棉蚜的形态特征和寄主选择定位能力,从而打破棉花型棉蚜的专化性,并使其转换为瓜型棉蚜。棉蚜的寄主专化性是可以改变的,特定的寄主植物在棉蚜寄主专化性形成和保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在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必须要对其基坑进行良好的进行防护施工,以此来避免其在实际中留有安全隐患问题,而目前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其所采用的技术不断的完善及发展,而这也使得
房建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中现浇模板的应用实践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模板施工时出现的各类问题,那么就会对整体房屋的结构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
BOD5能反映水体环境有机物污染情况,对水体污染评价尤为重要。而高海拔地区水温、PH、溶解氧对BOD5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BOD5随着PH的变化,呈“倒S”变化趋势;BOD5随着水温的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而需求也就有所增加,尤其住房需求更是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房产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 要:在建筑工程之中,业主与承包商维持良好的关系可以提升项目整体的绩效成绩,增加双方的实际效益。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和谐关系构建的基础进行总结,并从加强合同履行的管理、加强与业主之间的有效沟通、对工程索赔事件进行正确处理三方面,论述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关系的处理策略,希望对相关工作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业主;承包商;工程索赔事件  前言: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承包合同签订,主要是为了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迎来新挑战,可以说基于这种挑战,相关工作的开展也迎来新发展。为进一步提高认识,需要重视现阶段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遇到的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s Stal (Brown planthopper, BPH)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生产上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长期以来对化学药剂的依赖,导致了褐飞虱对各种长期使
我国化妆品管理监督机构要求化妆品不可添加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对人体皮肤,身体等等产生毒副作用的物质,因此产品在研发期间就进行严格的试验,防止使用一段时间后人体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