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产业是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烟草专卖制度是现阶段产业治理的基本制度,核心是“专卖专营,垂直管理,统一领导”,实质是基于法律制度的行政垄断,存在典型的强制性和竞争排斥性,在我国,烟草产业实质是行政垄断产业。本文以烟草产业治理为核心,通过研究产业治理变迁历史,分析产业变迁动力、阻力集团利益博弈,比较国内外烟草产业治理模式,得出我国烟草产业治理的路径选择。本文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框架内容;我国产烟草产业治理变迁路径部分,分析从建立时期开始烟草产业治理的历史,把烟草产业治理分为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在税收安排、产业制度以及产供销关系方面存在差异化的特点,为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奠定基础;产业内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从微观、宏观角度进行动态分析,微观分析说明烟草产业治理变迁是由于利益相关主体博弈的结果,而宏观分析为变迁的可能进行定量分析;国际烟草产业治理模式比较,基于政府、市场参与程度的不同,把现有产业治理划分为四种模式,分别为完全政府治理模式、政府主导治理模式、市场主导治理模式以及完全市场治理模式,市场化参与程度的提高是烟草产业治理变迁的趋势;烟草产业治理路径选择部分从烟草产业、政府、公众等角度分析,多措施提高烟草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通过研究我国烟草产业治理变迁历史和微观、宏观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发现,市场化参与程度的提高是烟草产业发展的趋势,市场参与资源配置效率随经济的发展,显著优于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应该倾向于参与社会规制的作用,降低烟草产业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烟草产业本身出发,应该通过产业内兼并重组,强化公司治理能力,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水平;政府通过调整财税制度安排,减少行政干预,鼓励烟草国际贸易等改革现有行政垄断局面;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减少烟草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