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心脏人工瓣膜替换术后的患者需终生抗凝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单一的口服香豆素类药物。华法令是目前最常用的此类药物,它是一种合成的双香豆素类,比天然复合物强5-10倍。临床上使用的消旋华法令片剂有两种成分,S-华法令和R-华法令。其中,S-华法令是主要有效成分。在接受华法令抗凝的病人中,华法令代谢的个体差异较大,用药剂量难以掌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P450的等位基因变异。在开始使用华法令的前4天测定PT/INR来预测华法令的维持量,其成功率只有69%。国外已对华法令的代谢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研究。对华法令高度敏感患者进行其药代酶基因的测定,但还未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国内还未确立华法令代谢酶的基因学基础。国人的华法令药代酶细胞色素P450基因变异的分布尚不清楚,细胞色素P450基因变异对临床华法令抗凝的影响及其意义尚为空白。 研究目的:观察分析华法令药代酶基因变异与华法令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准确使用华法令提供重要依据。 浙江人学硕十学位论文材料与方法:收集2002年1月到2002年5月问在本科1’刁诊随访的人工瓣膜替换术后病人共44例,记录临床资料,在一定的PT/MR下,按G大小分组(G-华法令用量/体表面积LG51.5mg/m’为GI组,G>l.sing/m‘为GZ组。每位病人抽取外周静脉血M,EDTA(依地酸)抗凝,冷冻保存,提取 DNA,用 PCR(聚合酶链反应)力酶切法狈定CYPZCg fen359、AIgl44。Tyr358和 Gly417基回的变异情况,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分析两组基因的突变率。结果:GI组和 GZ组的 INR值基本相同(P—27.4%两组均数无差别)。全组44例,GI组33例,lie R变22例,GZ组11例,lie 2变3例,两组突变率有显著差异(P==0035<005)。44例进行了Argl44、Tyr358和 Gly4门测定,全组未发现基因变异。讨论)华法令代谢的个体差异较大,用药剂量难以掌握,容易出现抗凝过度或不足的各种井发症。人类华法令代谢首先主要被一系列细胞色素P45O酶催化成单羟代谢物(I相代谢物),再被磺基转移酶偶合成11相代谢物。因此影响 P450的一些因素,如 P450的等位基因变异,将会影响华法令的代谢,这干是引起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实验发现华法令用量小的GI组,Leu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华法令用量大的GZ组,说明fen359基因的变异是引起华法令慢代谢的原因,Afgl44、Tyf358和 Gly417出于灾变率低,临床意义不大。结论:细胞色素 P4502C9 IIC359基因变异的病人,华法令用量较小,用量难以掌握,有理山对华法令抗凝患者实施其 CYPZCg lie359基因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