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三个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放牧鸡的行为学,包括采食行为和放牧行为,以及放牧鸡对草地生态的影响。(1)从动物营养学、动物行为学角度研究放牧鸡的采食行为及放牧行为。通过嗉嚷解剖试验,将其内容物进行物理分类及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放牧鸡采食食物的种类,以及营养水平是否满足营养需要。用照相机和观察记录的方式研究其放牧行为规律。结果表明,放牧鸡的食物主要包括三类:牧草、饲料以及昆虫。食物中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钙的量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一天中鸡舍外放牧鸡数目变化规律是先减少、后增加,即清晨、傍晚高,中午低。另一变化规律是随环境温度的升高,鸡舍外放牧鸡数目逐渐减少。(2)从放牧生态学、草地生态学角度研究放牧鸡对草地生态的影响,包括对草地植物以及土壤的影响。用样方法监测草地地上生物量、植物高度以及植物组成的变化规律。通过土壤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放牧鸡对草地土壤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场草地地上生物量以及植物高度明显低于对照样地,其空间变化规律是5m<10m<20m<15m<对照,其中距离鸡舍5m样带处地上生物量和植物高度均显著低于对照及其他样带(p<0.05),放牧鸡对放牧场中植物的消耗量主要是对禾本科牧草的消耗,距离鸡舍5m处禾本科牧草的剩余量显著低于对照及其他各样带(p<0.05)。放牧鸡可以提高放牧场土壤的全氮含量、全磷含量以及速效钾含量,全氮量以及全磷量在空间梯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距离鸡舍5m处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样带(p<0.05)。(3)研究放牧鸡的鸡肉品质是否与笼养鸡存在差异。试验鸡分为放牧鸡组和笼养鸡组,每组20个重复,120日龄时屠宰,取胸肌,进行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放牧鸡胸肌中每种氨基酸的含量均低于笼养鸡,其中丝氨酸、甘氨酸、酪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笼养鸡(p<0.05),放牧鸡胸肌中氨基酸总量也显著低于笼养鸡(p<0.05),必需氨基酸和影响肉香味的氨基酸含量两者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