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碧梧桐的“无中心论”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B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东碧梧桐所提出的“无中心论”突破了俳句的基本形式、固定化的季语等传统要素,引入了俳句创作主体“自我”这一概念,不但实现了俳句理论的创新而且对俳句的创作方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无中心论”中最重要的论点是“通过觉醒的自我对大自然进行动态地描写”,这也是对正冈子规的“写生说”旗下的“单纯写生”的强烈批判,彰显了河东碧梧桐不拘一格的俳句创作特征。本论文以河东碧梧桐的“无中心论”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调查法、描述性研究法等方法,先对“无中心论”的内容,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之后从“自我”的主体性和独特性两方面入手对“无中心论”中“自我”的含义及其确立过程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由于田山花袋与“无中心论”联系颇深,遂通过比较的方法将“无中心论”的“自我”和田山花袋所提倡的“自我”进行比较研究,凸显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最后从俳句的季语、形式、结构等方面将“无中心论”对于俳句和汉俳的创作意义进行总结。有关河东碧梧桐“无中心论”的“自我”问题的考察可以说是本论文的新视角,通过研究分析,可以认为河东碧梧桐“无中心论”中的“自我”的实质就是俳句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尊重客观自然的有机结合。“自我”的强调也是对以往过度强调冷静观察、客观写实而造成“自我”缺失的弥补。所以,“无中心论”中的“自我”不同于田山花袋所强调的孤立的、片面的、绝对意义上的“自我”,而是联系的、有机的、相对意义上的“自我”。此外,不管是多元化的季语、更加灵活的俳句形式还是分散的俳句结构,都是“无中心论”对于现代俳句、汉俳创作的启发和思考,反映出“无中心论”所具有较高的文学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其在系统动态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保持可接受行为和满足某些性能要求的能力.在许多实际应用中,系统的突变会给系统状态的测量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突变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对于其安全高产有着重要作用。台湾稻螟Chilo auricilius(Dudgeno)原属于局部偶发性次要水稻害虫,但近年来在广东、广西等地发生
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各种姿控装置如控制力矩陀螺正常运转时会产生一系列幅值小,频谱宽的微振动,这种微振动会严重降低高分辨卫星上搭载光学载荷的成像质量。采用橡胶减振器是
对桉树林的杂草进行调查,初步筛选出适合在林地除草的10种除草剂;研究桉树和杂草的根系分布,确定根位差;通过亮蓝模拟施药试验,确定最佳施水量;以茎杆喷射的方式对盆栽桉树苗
输油管道作为油品资源的主要输运方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管道泄漏事故频繁发生,安全形势愈发严峻。对输油管道的泄漏定位、泄漏速率计算及泄
德冨芦花(18681927)生于明治元年,是日本近代有名的作家。芦花不仅在散文领域造诣颇高,在小说领域也备受欢迎。众所周知,小说《不如归》作为德冨芦花的成名作及代表作备受瞩目。该作品不仅被改编成戏剧和电影,还被翻译成各种语言而广泛流传。芦花在《不如归》这篇小说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女性形象,并为她们设定了不同的命运。阐明这些女性人物形象,及女性形象的特征和创作动机是有一定意义的。此外,《不如归》是根据
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是组成血浆脂蛋白的重要成分,主要在肝脏和小肠中合成,能够结合并运输血脂到机体各组织进行代谢及利用。除此之外,载脂蛋白在病原体的防御中也
近年来,非线性系统因其在生物、物理、工程等方面的应用而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此外,由于实际系统通常都会遇到模型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对系统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具有参
本论文选取印楝素作为刺激条件,模拟田间施药系统,通过斜纹夜蛾的嗅觉、味觉和视觉对斜纹夜蛾进行联系性学习记忆训练,探究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的学习记忆行为和生态适应性的影
本研究建立了泰拉霉素在生物样品中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在建立猪组织笼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泰拉霉素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考察了泰拉霉素在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