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ianyi199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和主力军,他们的整体素质对学前教育建设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同时,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需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注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结构、专业认同感、专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认同感作为影响学生专业学习心理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亦影响着幼儿教师的发展,也关系着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目前对专业认同感的研究聚焦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而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研究很少。据此,本研究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为研究内容,对重庆市三所高职学校的300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选取6名有代表性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访谈,以深入了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感的发展状况,剖析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策略。通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进行研究发现,重庆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同时,在人口学变量上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公办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比民办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高;女生的专业认同感比男生的专业认同感高;大二学生的专业认同同感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三的学生;成绩越好的学生专业认同感就越高;自主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比他人建议以及调剂的学生的专业认同同感高;但不同生源地的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且通过调查还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受到学校层面、个人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的影响,影响程度的高低依次为:个人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针对上述现象,本研究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等角度探讨了影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原因: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学生职业规划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合理性,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行为的适切度,以及社会群体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评价等原因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从个人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三个角度提出了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的建议:就个人层面看,学生要结合自身特长合理选择专业,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保持积极乐观的专业学习心态,以提升自我的专业认同感。就学校层面看,学校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学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生提高其专业认同感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就社会而言,社会要改变对幼儿教师的消极看法。政府需要进一步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保障幼儿教师的权利,同时加大对高职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软硬件设施。教育部门需要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培养更多的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
其他文献
预算管理并非新鲜话题。然预算管理又的确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我们在实践中、在认识上,又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调整、改进和加强。因此,就有深
《江泽民文选》中包含了多篇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形成了完整的江泽民反腐倡廉理论体系,纪检监察干部应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用江泽民反腐倡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
五年级英语学科是2013年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测试的科目之一。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按照《北京市2013年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手册》提出的五年
在现代房产开发过程中,房地产工程管理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到房产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了满足当下人们日益膨胀的高要求,各房产
在创新2.0引擎的推动下,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命力,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实时采集斗轮机现场数据,存储到云端并进行大数据计算,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斗轮机向数
介绍了数据挖掘和入侵检测的有关知识,从系统的有效性、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的优点,同时提出了一
<正>2017年以来,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胶管胶带行业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智能转型、绿色发展、标准建设、品牌战略为着力点,主动适应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各项事业都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因此各项社会主义事业都开始服务于人民的生活,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生活水平以及质量的提高。我国娱乐业的兴起和
期刊
~~
网络文学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为了研究的精确性,有必要提出纯粹网络文学的概念,正视纯粹网络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个性,以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这一网络时代新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