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党中央和政府适时的提出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促进了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的开展,使我国逐渐的从资本引入国向资本输出国转变。2009年我国实现直接境外投资总额56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位。《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继续强调了: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鼓励符合国外市场需求的行业有序向境外转移产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深化境外资源互利合作,提高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质量。进一步简化各类审批手续,落实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走出去”的企业要依法经营,规避风险,防止恶性竞争,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良好形象等要求。但是,在我国境外投资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的形势下,我国的税收政策依然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趋势,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企业境外投资过程中碰到的许多税收问题都是我国税法现如今难以解决的,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因此,面对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潮,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完善和制定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政策;调整我国境外抵免方式;建立多角度、立体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实我国的税收协定体系;引导和促进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利用税收政策指导和支持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本文在现有相关文献论述的基础上,力图从企业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相关税收政策建议。具体来讲:导论部分简要的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在阐述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本文的主要框架结构做了基础叙述。第一部分为企业境外投资的必要性分析。比较优势理论是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基础理论,在第一部分中首先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渊源、内涵发展及其主要特征做了阐释。而后,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必要性加以论述,即企业自身发展的必要性、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最后对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叙述。第二部分为所得课税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影响分析。公司税制对企业境外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本部分力求分析所得课税对于企业境外投资的影响,首先从所得课税对企业既得利益的影响、对企业风险投资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分析了所得课税对于公司经营的影响。而后又从企业境外投资所得征税的制度比较方面分析了资本输出中性税收制度、资本输入中性税收制度、国家中性税收制度这三种税收制度,并相应的介绍了适合三种税收制度的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第三部分为我国现行境外投资的所得税政策分析。本部分重点介绍了我国税收政策中有关境外投资所得税方面的政策。强调了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来的各项境外投资经营法规。而后对我国现行所得税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四部分主要是对与世界各国境外投资政策的先进经验与具体措施的具体阐述。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的列举和分析,力求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政策找出适合我国对外投资经营的方法与手段。第五部分是完善企业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的建议。首先介绍了我国完善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应该遵循的原则,同时考虑国际贸易的需要、产业结果调整需要等方面,来改善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企业境外投资经营的税收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