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持续加剧,传统的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求,创新作为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已逐步成为竞相追逐和比较的核心因素,积极进行企业创新是中小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中小创新型企业具有高技术性、高创新性和高成长性的特点,能快速适应市场环境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是促使国家经济增长、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但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中小创新型企业由于资产规模有限、创新项目高风险不稳定,使得他们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足够的信贷资金以维持长期的创新投入,从而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当前我国中小创新型企业是否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困境,以及在融资约束的限制下中小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将产生何种变化。本文对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约束、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概念界定,划定以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对融资约束和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推理出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将阻碍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分类整理和讨论了如何科学地度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和技术创新效率,收集了463家中小创新型企业2010年-201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对我国中小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分组讨论了在东、西部区域中该影响的差别。研究发现:中小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效率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适当的融资约束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而超过这个范围,融资约束将起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分组研究中发现,西部区域企业融资约束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较东部区域更大;以上结论均通过稳健性检验。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对企业和政府分别提出缓解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约束和提升其技术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1)制定长远发展战略,设计合理研发信息披露制度;(2)加强企业融资约束监管,适当提高股权集中度;(3)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设立内部现金流储备;(4)加强政府补助资金的监管,提升技术创新活动质量;(5)加大对西部中小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平衡东西部企业创新效率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