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虫害诱导表达基因OsSABATH的克隆、表达特征及启动子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e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先期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二化螟危害特异性表达的水稻基因,通过Blast分析,确定该基因是SABATH转甲基酶家族的一员,命名为OsSABATH。为了分析OsSABATH基因在水稻诱导抗虫反应中的作用及鉴定虫害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本文克隆了该基因,并对该基因的诱导表达特征与原核表达进行了研究;此外,利用农杆菌转化系统获得了含有该基因不同长度启动子的转基因植株,为对该基因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主要结果如下:克隆了水稻中虫害诱导特异性表达的基因OsSABATH,该基因cDNA全长2139bp,开放阅读框990bp,编码一个由32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为37.4KDa。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OsSABATH和水稻中的SAMT同源关系最近。利用Northern杂交和Real-time PCR技术分析OsSABATH的表达特性表明,OsSABATH基因在健康水稻根部的表达水平要明显高于水稻其它部位的;OsSABATH表达水平受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与白背飞虱为害的诱导,但不受褐飞虱为害或机械损伤的诱导;并且OsSABATH在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为害后2个小时,表达水平开始升高,为害8小时以后,则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用三种重要信号分子SA、JA和乙烯对水稻进行处理,发现在24小时内,OsSABATH基因没有被诱导。构建了OsSABATH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OsSABATH,并发现经IPTG诱导后3小时,OsSABATH蛋白就有很高的表达。通过Ni-NTA蛋白分离纯化柱,在自然状态下纯化到了OsSABATH蛋白。克隆了OsSABATH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约2.0kb的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的1.4 kb区域内存在多种类型的顺式作用元件,如W盒、DOF结合序列、GT-1、BIHD1结合序列等。将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及其5’部分缺失构件与GUS报告基因相连,克隆进pCAMBIA1391载体中,并利用农杆菌转化的方法,建立了分别含有2050bp(PRP1)、1360bp(PRP2)和998bp(PRP3)启动子片段的三类转基因植株PRP1,PRP2和PRP3。GUS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RP1转基因植株在机械损伤或二化螟为害后,GUS活性都高于未处理转基因植株,但两种处理间差异不明显;PRP2和PRP3转基因植株在机械损伤处理后与对照植株没有差异,但用二化螟处理后,GUS活性比对照明显上升。说明在PRP1和PRP2序列之间可能存在着机械损伤诱导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而在PRP3序列内则存在虫害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伴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例PICC置管伴发血栓性静脉炎的血液病患者作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条件在不断提升,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医疗体制在不断改革,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加之护患关系相关的法律知
为什么有些教师,每年领奖台上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笑容总是那么灿烂。而有些教师却总是在下面鼓掌,投去羡慕的目光?为什么有些教师,不论身处何种环境,也不管接的怎样的班级,总是能成绩骄人?为什么有些教师能够坦然面对困难和压力,并变被动为主动,变失败为成功。而有些则推三阻四,选择逃避?这到底为什么?深思一下,追根索源,我想无非就是一个工作态度的问题。  态度是处事之源,好的工作态度是好的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
期刊
#
摘 要:網络媒体的发展,使得电视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在电视新闻这个方面,网络新闻的便捷性和海量性,让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选择从互联网上获知新闻,对于电视新闻的关注逐渐下滑。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就需要在编辑上予以强化,提高电视新闻的可看性。本文从高中生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电视新闻编辑中的一些不足,然后对电视新闻的编辑艺术做出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不足;艺术  电视
选取我院2016 年 1月~2016年 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 9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
目的:探究分析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感染患儿30例作为研究组,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
本文从树立急救意识,端正态度,加强细节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监护运送护理,强化专项技能训练等方面探究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其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间在本院儿科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61例,其中30例患兒采用血常规检测,即为对照组,31例患儿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即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检测诊断检出率。结果:对照组白细胞数为7.23±1.65×109/L、中性粒细胞为3.51±0.92×109/L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肠梗阻患者康复情况及复发率的作用.方法:我院收治的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128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64例和传统护理组64组.以2组患者肠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