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体会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_wo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间在本院儿科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61例,其中30例患兒采用血常规检测,即为对照组,31例患儿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即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检测诊断检出率。结果:对照组白细胞数为7.23±1.65×109/L、中性粒细胞为3.51±0.92×109/L、阳性检出率为60.00%、肠炎感染率为44.44%、肺炎感染率为22.22%、脑膜炎感染率为16.67%、泌尿系统感染率为16.67%;实验组实验组白细胞数为9.03±1.32×109/L、中性粒细胞为4.53±0.66×109/L、阳性检出率为93.55%、肠炎感染率为44.83%、肺炎感染率为24.14%、脑膜炎感染率为17.24%、泌尿系统感染率为13.79%。即两组患儿各数据间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手段,具有检出率高的优势,应加大临床推广力度。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细菌性感染作为婴幼儿常见多发病,在婴幼儿疾病致死率、发病率中均占据首位。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早期发病中,临床症状尚未明显,但其病原体可分为细菌感染和微生物感染,如霉菌和螺旋体、原虫与衣原体等,而疾病感染类型涉及肺炎(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肺炎病因较多,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与支原体感染)和肠炎(春夏秋为高发季节)、泌尿系感染(年龄较大患儿,常见尿频、尿急与尿痛等,而3岁以下小儿,多为全身发病,如发烧和吃奶不好等)与结核感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基于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成为该病临床中诊断的关键措施、标志物[1]。针对此,收集本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间于儿科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61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间在本院儿科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61例,其中30例患儿采用血常规检测,即为对照组,31例患儿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即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最小年龄为1个月、最大年龄为10岁,平均年龄为(3.8±0.9)岁。实验组男18例、女13例;最小年龄为3个月、最大年龄为10岁,平均年龄为(3.7±0.7)岁。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采集静脉血,分别实施血常规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用胶体金法,试剂选择基蛋白生物全量程C反应蛋白[2];血常规检测仪器为sysmex XT-1800i。
  1.3诊断标准
  结合实验室检查与影像检查结果,以出院诊断为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予以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以P<0.05,证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血常规检测对比
  对照组白细胞数为7.23±1.65×109/L、中性粒细胞为3.51±0.92×109/L;实验组白细胞数为9.03±1.32×109/L、中性粒细胞为4.53±0.66×109/L。即两组患儿各数据间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出率对比
  对照组患儿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阳性检出率为60.00%,阴性检出率为40.00%;实验组患儿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阳性检出率为93.55%、阴性检出率为6.45%。即两组患儿各数据间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类型对比
  实验组患儿肠炎感染率为44.83%、肺炎感染率为24.14%、脑膜炎感染率为17.24%、泌尿系统感染率为13.79%;对照组患儿肠炎感染率为44.44%、肺炎感染率为22.22%、脑膜炎感染率为16.67%、泌尿系统感染率为16.67%。即两组患儿各数据间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婴幼儿因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当发生外界病菌、自身病菌侵袭时,易引起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与支原体等病菌的侵袭。而病菌类型的差异,对患儿疾病症状、治疗手段的选择也明显不同。由此,快速检测对疾病诊治、患儿健康等具有显著作用[3]。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与胃肠系统属于常见感染系统,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比例为50%,当小儿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多数表现为消瘦、营养缺乏和贫血、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仅少数患儿症状为萎缩性胃炎与胃癌。
  超敏C反应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作为血浆C反应蛋白,属于经肝脏合成的全身性炎症非特异性标志物,而实验室更是借助超敏感检测技术的运用,对低浓度C反应蛋白予以精准测量,不仅有助于试验结果的准确度、灵敏度的提升,还可对低水平炎症指标予以区分。即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作为现阶段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常见手段,具有检出率高、操作简便的优势,在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4]。而且,超敏C反应蛋白标本用量少,可以与血常规共用一管标本,也非常容易让家长接受。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阴性标准为C反应蛋白小于10mg/L;阳性为大于10mg/L。C反应蛋白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在机体损伤6-8h时,可上升至20倍-500倍,C反应蛋白半寿期仅为1天,待致病因素消除后,该指示蛋白可恢复至正常标准,对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结合小儿年龄变化因素,机体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均存在明显变化,即新生儿白细胞数为15-30×109/L,3-4d后缩减至10×109/L,持续90d后,恢复至成人水平;新生儿中性粒细胞为6-28×109/L,7天后缩减至5×109/L,6-9天后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基本持平;新生儿淋巴细胞为70%,待2-3岁,其比例会有所降低,而中性粒细胞数呈现明显增加,待幼儿4-5岁时,二者细胞数基本吻合,呈现2次交叉曲线[6]。鉴于这一原因,小儿感染性疾病血常规往往不能准确反应机体状况,延误病情。
  在本次研究试验中,由于对照组患儿采用的血常规检测,其各项指标为:白细胞数为7.23±1.65×109/L、中性粒细胞为3.51±0.92×109/L、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阳性检出率为60.00%,阴性检出率为40.00%、肠炎感染率为44.44%、肺炎感染率为22.22%、脑膜炎感染率为16.67%、泌尿系统感染率为16.67%;但实验组患儿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其各项指标为:实验组白细胞数为9.03±1.32×109/L、中性粒细胞为4.53±0.66×109/L、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阳性检出率为93.55%、阴性检出率为6.45%、肠炎感染率为44.83%、肺炎感染率为24.14%、脑膜炎感染率为17.24%、泌尿系统感染率为13.79%。即两组患儿各数据间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手段,具有检出率高的优势,可加大临床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穆孜智.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140-141.
  [2]蒋丽.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的诊断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7):118-119.
  [3]陆中华,殷大池,姜长安.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0):149-150.
  [4]黄尚健.超敏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诊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1):4718-4719.
  [5]高艳红.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10):255-256.
  [6]陈锐,张丙宏.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常规炎性标志物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7):1891-1893.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海边生态旅游成为很多人所向往的一件事情,一方面海边气候宜人,对于炎热的夏天来说,海边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另一方面海边不仅风景迷人,更有新鲜美味的海鲜可以品尝,这对于很多长期居住在内地的人们来说,是非常诱人的,为此近几年沿海旅游不断升温,大有乘风破浪之势,因此更多的人将目光投放在如何开发海边旅游这一问题上。而在开发过程中,滨海别墅的开发是最好的一种选择。 
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术前访视、术中关怀、术后随访的点滴细节中,对手术患者提供个性化而温馨的优质护理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质量,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伴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例PICC置管伴发血栓性静脉炎的血液病患者作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条件在不断提升,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医疗体制在不断改革,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加之护患关系相关的法律知
为什么有些教师,每年领奖台上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笑容总是那么灿烂。而有些教师却总是在下面鼓掌,投去羡慕的目光?为什么有些教师,不论身处何种环境,也不管接的怎样的班级,总是能成绩骄人?为什么有些教师能够坦然面对困难和压力,并变被动为主动,变失败为成功。而有些则推三阻四,选择逃避?这到底为什么?深思一下,追根索源,我想无非就是一个工作态度的问题。  态度是处事之源,好的工作态度是好的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
期刊
#
摘 要:網络媒体的发展,使得电视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在电视新闻这个方面,网络新闻的便捷性和海量性,让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选择从互联网上获知新闻,对于电视新闻的关注逐渐下滑。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就需要在编辑上予以强化,提高电视新闻的可看性。本文从高中生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电视新闻编辑中的一些不足,然后对电视新闻的编辑艺术做出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不足;艺术  电视
选取我院2016 年 1月~2016年 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 9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
目的:探究分析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感染患儿30例作为研究组,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
本文从树立急救意识,端正态度,加强细节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监护运送护理,强化专项技能训练等方面探究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其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