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精管梗阻和先天性输精管缺如导致男性不育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npi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男性输精管道的完整性是保证正常生育力的前提,其中射精管和输精管是男性精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胚胎发育过程中共同起源于中肾管,先天或后天的解剖异常和功能障碍导致的射精管梗阻(ejaculatory duct obstruction,EDO)和先天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CAVD)是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之一,目前临床缺乏系统的诊疗规范。本研究从临床角度研究观察国人正常精道远端解剖结构,探讨精道镜技术结合铥激光经尿道射精管切开术(transurethral insection of the ejaculatory duct,TUIED)在EDO治疗中的应用,总结CAVD临床诊治策略与遗传特征。材料和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前列腺癌根治术标本、EDO和CAVD临床病例资料,本研究分为以下三部分:1.解剖3例新鲜前列腺癌根治术标本,观察射精管、精囊腺和输精管远段的位置关系,并测量射精管长度;2.回顾并分析15例EDO病例临床资料,随访铥激光经尿道射精管切开术治疗EDO的疗效和并发症;3.回顾并分析41例CAVD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和治疗数据,提取其中21例CAVD患者血样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CFTR基因5T剪接子位点和F508位点突变情况。结果:1.精囊腺和输精管壶腹部汇合形成射精管,左右各一,经前列腺后上部斜向前下穿过中央区,开口于尿道精阜两侧,射精管平均长度11.6±0.4 mm.2.15例EDO患者应用铥激光行TUIED治疗,随访14例,11例精液质量好转,有效率78.5%(11/14例),其中1例自然妊娠(7.1%,1/14例),1例通过ICSI妊娠,5例无好转,1例失访;3.41例CAVD患者表现为多种亚型和特点,40例通过外科取精获取精子,1例失败患者睾丸组织病理为生精阻滞,总体取精成功率约97.6%(40/41例);4例单侧缺如患者有自然妊娠要求行对侧输精管-附睾吻合术(2例)或交叉吻合术(2例),术后随访精液1~6个月无精子;12例取精后行ICSI,7例成功生育,2例妊娠中;21例CFTR基因位点测序显示9例存在5T突变(42.9%),未发现ΔF508del突变。结论:熟悉正常精道远端解剖结构是了解EDO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手术入路的基础;精道镜技术结合铥激光TUIED术是治疗EDO的有效方法,但自然妊娠率仍欠理想;CAVD需结合查体、检验和超声等影像资料诊断;外科取精结合ICSI是治疗CAVD的理想手段,单侧CAVD有自然受孕要求的患者可考虑手术行精道重建,但复通率需要进一步研究;汉族CAVD患者CFTR基因突变情况与白人高加索种族存在明显差异,有待进一步建立测序新策略,探讨其致病原因与发病机理。
其他文献
如何培养新时代消费者对羊毛产品的理解和热爱,研发新品迎合新的消费需求,近日,由国际毛纺织组织主办的第85届国际毛纺大会在悉尼成功召开。来自24个国家的430余名代表参加国际毛纺界盛会,其中以中国毛纺织协会为代表的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参会代表超过40人。  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位演讲嘉宾围绕科技开发、行业标准、市场信息、环保可持续以及零售时尚等当前毛纺织行业最热门的话题进行了发言。其中,南山集团作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急剧上升,进而导全球气候变暖,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们的关注,究其原因,是人类活动碳排放导致了大气温室气体的升高。因此,大气中CO2浓度的减少和碳封存技术成为科学家们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但是,在科学家们研究碳循环时发现,全球的碳源和碳汇的收支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碳汇不知去向,这一部分碳汇被称为遗失的碳汇(miss
人机交互技术(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HCI)是指用户可以使用简单的手势与设备交互,让计算机理解人类的行为,手势识别作为人机交互领域的一种重要方式,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雷达作为检测和定位的工具,相比于其他传感器,具有精度高且不易受干扰的优点。手势识别一般采集原始数据,然后提取每类手势的特征,最后通过特征建立模型分类。现有的手势识别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