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相关抗原(TAA)中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Y-ESO-1)、滑膜肉瘤X断裂点基因2(SSX-2)、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黑色素瘤抗原A1(MAGE-A1)、黑色素瘤抗原A3(MAGE-A3)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免疫应答差异及其临床相关性,探索其在食管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51例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确诊食管鳞癌初治患者,用合成的NY-ESO-1、SSX-2、SALL-4、MAGE-A1、MAGE-A3特异性CTL抗原表位肽刺激食管鳞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ELISPOT检测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CTL细胞的频率及强度,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1)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NY-ESO-1、SSX-2、SALL-4、MAGE-A1、MAGE-A3特异性CTL反应频率分别为19.6%(10/51)、9.8%(5/51)、29.4%(15/51)、27.5%(14/51)和15.7%(8/51),反应强度分别36.33SFC/106PBMCs、36.00SFC/106PBMCs、78.00SFC/106PBMCs、55.71SFC/106PBMCs和45.83SFC/106PBMCs;(2)N0-1组MAGE-A1特异性CTL反应频率明显高于N2-3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3)19例食管鳞癌放疗后患者总1年生存率为42.1%,中位OS为9个月,NY-ESO-1、SSX-2、SALL-4、MAGE-A1、MAGE-A3特异性CTL反应阳性患者1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患者,阳性患者中位OS均高于阴性患者,但总O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食管鳞癌患者可对肿瘤特异性抗原NY-ESO-1、SSX-2、SALL-4、MAGE-A1、MAGE-A3多肽产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为食管癌免疫治疗研究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