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互评”(Peer response)作为一种合作式学习策略已经在国外一语写作课堂上得以广泛应用,而且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对其在二语和外语写作课堂上的借用也有充分的关注。但是,多数研究旨在分析同学互评作文的有效性,而忽视了对教师介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论证与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在学生英语作文互评中应该担任的角色。全文共分五章。作者首先综述了“学生互评”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相关研究,为EFL教师进行的学生互评活动做铺垫。继而作者概括介绍了教师角色的含义,影响因素以及研究现状,特别是在学生互评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对教师的角色要求。之后作者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1)教师在学生英语作文互评中扮演哪些角色?2)这些角色对学生对互评活动和写作的态度是否有影响?3)这些角色对其写作水平是否有影响?作者采用了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实验是在上海师范大学的86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英语课堂上进行的。作者在同一水平的群体中选取了两个班,分别指定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持续18周。实验期间,作者对两个班都使用相同的写作训练模式和“学生互评”活动,并在实验班上加强教师参与的程度。作者不仅使用了SPSS11.5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作了定量的分析,而且还运用了问卷调查、学生反思作文、教师观察和个案分析等手段进行了定性的分析。本项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在学生英语作文互评中扮演多种角色;2)教师行为对学生对于互评活动和写作的态度有积极影响;3)教师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正面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由此,作者认为,类似于学生互评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并不排斥教师的作用,教师的角色应该说更有挑战性。对此本文提出,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不断更新知识,灵活合理运用国外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不断进步。本文对同类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但由于实验时间和条件所限,所得结果有一定局限性,许多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