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分析”视角下社会阶层的语言特点研究——“非诚勿扰”中男性语言的个案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FAM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60年以来,各社会阶层的语言特点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研究的重心也由单一的语音,词性等方面转移到会话结构,话语风格及其相关方面。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研究语料也大都来自日常生活交际,例如大型百货商场。采用婚恋节目作为语料,在社会语言学领域对其语言特点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中国。这类语言真实可靠,贴近生活,富有特色,对其研究也会对社会语言学领域的阶层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本文以会话分析为理论依据,从其会话结构,会话策略和会话风格三方面出发,并采用“非诚勿扰”节目中男嘉宾的语言为语料,加之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来对“非诚勿扰”中不同男嘉宾进行阶层划分,主要从打断、重复、话语标记、沉默、模糊限制语、最小反应、幽默、礼貌和面子等方面对其定量和定性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婚恋节目语境下不同阶层的男性的语言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男性比私营企业主阶层和经理人员阶层的男性在会话中会更多的使用打断、重复、话语标记、沉默、模糊语,最小反应、幽默,而经理人员阶层的男性在会话中比其他两个阶层更善于使用积极礼貌。第二,在幽默和最小反应方面,经理人员阶层和私营企业主之间的差别不大。第三,这三个社会阶层在会话中也有其共同点。他们都使用模糊语来表达自身对所说的话的不确定性;会话中,他们都选择低幽默和积极礼貌来创造愉悦的氛围从而可以避免和听话者之间的冲突。第四,提及最小反应和积极礼貌的作用时,这三个男性社会阶层都喜欢使用最小反应来表达其赞同说话者的观点,同时,他们也都倾向于在会话中使用礼貌来表达其赞美和避免冲突的意图。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对不同阶层的不同语言特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作者提出了其主要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希望能对今后的阶层语言差异研究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法律在我们的社会事务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模糊性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法律作为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必定会被语言的模糊性所影响。本文主要从语用学角
美国著名作家凯特·肖邦是一位命运多舛的女性,她的创作生涯短暂而赋有传奇性。作为一位个性独立,自我意识超前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以揭示和反映十九世纪女性的自我认识和自
学位
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外语教育研究者和外语教师越来越关注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许多研究证明情感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Brown(1987)这样评价情感
自新中国诞生以来,中国的宣传事业一直在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两条战线上同时展开。当前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国力越来越强盛,中国的核心利益越来越外移,对对外宣传的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