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要求英语学习者具备各方面的能力。构成整体翻译能力有五个次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语篇组织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能力,文化适应能力和转换能力。转换能力是翻译能力的核心,是这篇论文关注的焦点。
本文试图通过对学生转换能力差异的分析找到一个合理的,有利于转换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回顾了近几十年来中外学者关于翻译能力和转换能力的研究后,作者根据Roger T. Bell的信息处理模式,按照转换任务的目标把转换能力分为三个次能力;语义信息转换能力,语用信息转换能力和文化信息转换能力。作者抽选了来自嘉兴学院二年级不同专业的20名公共外语学习者(他们均在全国公共英语四级考试中获得470分以上的成绩,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通过测试,对他们进行了一项关于转换能力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间存在转换能力的差异,而每个学生的三项次能力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性。文化信息转换能力弱于语用信息转换能力,而语用信息转换能力弱于语义信息转换能力。从翻译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出语用信息转换及文化信息转换过程中的错误大多源自于对非语言语境的忽视及东西方文化差异。作者指出,为提高学生的语用信息及文化信息转换能力,教师应将非语言语境知识融入公外学生的翻译教学中,并努力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