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网络经济的迅速崛起,带来了市场竞争形势的巨大变革,传统制造类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市场营销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创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普及使得消费类产品由大规模生产逐渐转变为定制化的产销服务。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的越来越短,企业对新产品的研发压力越来越大。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涨,国内原材料采购成本、工厂的制造成本等随之不断上升。企业在承受采购及生产成本上升压力的同时需要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缩短交货期、改进售后服务。在多重压力环境下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市场的竞争需求。大部分企业意识到只有不断整合供应链上、下游的各种资源,组建灵活且充满竞争力的供应链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上世纪70年代,欧美的学术界和企业界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这在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它第一次运用了集成化的思想,把供应商、渠道商、制造商和消费者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运营环境。在此运营环境中通过系统的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相关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来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实现企业的市场目标,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供应商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质量和交付,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转,它既是供应链管理的开始又是供应链反馈的终点。在供应链管理的大环境下,供应商的评价及合作关系处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目前国内外对供应链管理基础上的供应商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供应商选择方法研究。本文在深入研读国内外供应商评价及管理著作的背景下,对有关供应商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梳理,以H公司为母本深入分析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企业采购环境和供应市场环境的关系、供应商评价指标设定等为基础,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关系细分和战略定位,最终输出供应商评价结果。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对不同的物料、不同的供应商制定不同的合作关系及采购方案。本文同时对供应商管理中的长期战略、中期战略、短期战略进行分析,方便企业对供应商战略的实施和控制。最后提出在供应商管理研究方向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