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世界范围内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人数迅猛上升,我国多数地区儿童肥胖流行尚处于早期但增长速度却很快,有研究显示儿童肥胖率增加是性早熟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高瘦素血症,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和外周,不仅参与机体能量代谢,而且还调节机体内分泌变化,与肥胖、性发育及生殖功能密切相关。有报道显示性早熟女童的BMI较正常发育女童高,正常发育女童的BMI较性发育延迟的女童高,单纯性肥胖能引起女童性早熟。有人认为儿童肥胖与性早熟有密切关系,当体内的营养状态能满足生殖需要时,瘦素能启动HPGA,触发青春期的开始。瘦素作为肥胖和性早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物质基础,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肥胖儿童体内的高瘦素水平是否在儿童性早熟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瘦素与性早熟、以及体内性发育相关激素的确切关系尚未明确,肥胖与性早熟的关系,在肥胖儿童中瘦素通过何种途径起作用等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调查郑州地区儿童超重、肥胖、性早熟的流行现况,分析儿童肥胖与性早熟之间的关系,探讨性早熟儿童体内瘦素与性激素含量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以郑州地区3~12岁儿童为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获取研究对象8750名,全部进行体格检查,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趋势检验;在郑州市儿童医院搜集门诊和住院性早熟女童78人,按同性别、同年龄1:1配对原则选取对照组女童78人,检测其骨龄、激素水平并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郑州地区儿童超重、肥胖、性早熟检出率分别为11.0%、4.2%、0.7%,且存在性别差异,无论城郊,男童超重(12.0%,12.1%)、肥胖(6.3%,5.1%),检出率均高于女童(9.4%,9.9%;2.6%,2.0%),性早熟检出率(0.2%,0.3%)均低于女童(1.3%,1.5%)。2郑州地区超重和肥胖儿童中性早熟的检出率(1.4%)高于正常体重儿童(0.6%),且超重和肥胖女童中性早熟检出率(3.1%)比正常体重女童检出率(1.1%)更高,而男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肥胖度的增加女童性早熟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χ2=10.629,p=0.001);郑州地区女童性早熟检出率存在年龄段差异,3~8岁年龄段性早熟检出率(3.5%)高于8~12岁年龄段(0.3%)。3性早熟女童的身高、体重、骨龄、BMI、LEP、LH、FSH、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性早熟女童LEP水平与LH、FSH、BMI正相关,与T、E2未发现相关性,BA与LH、FSH、BMI、E2正相关;与BA相比,LEP与LH、FSH、BMI的相关性更强;对照组女童除骨龄与T正相关外,未发现骨龄、瘦素与性激素的相关性。控制BMI后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性早熟女童LEP水平与FSH正相关,与LH、T、E2未发现相关性,BA与T正相关,与LH、FSH、、E2未发现相关性;对照组女童除BA与LH正相关外,未发现骨龄、瘦素与性激素的相关性。5无论是否控制BMI,性早熟及对照组女童瘦素与骨龄均呈正相关,控制BMI后性早熟及对照组女童瘦素与骨龄的相关性(r=0.484,r=0.300)均较前(r=0.606,r=0.335)减小;两组相比,无论是否控制BMI,性早熟女童瘦素与骨龄的相关性均比对照组强。结论1郑州地区儿童超重、肥胖、性早熟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城区和郊县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童,性早熟检出率均低于女童。2肥胖与性早熟的发生密切相关,超重和肥胖儿童中性早熟的检出率高于正常体重儿童,随着肥胖度的增加女童性早熟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3性早熟女童BMI与骨龄、瘦素、性激素分泌有相关关系,但性早熟女童骨龄、瘦素、性激素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依赖BMI,提示性早熟女童骨龄、瘦素、性激素之间有可能存在独立的相关关系。4性早熟女童与对照组女童相比骨龄、瘦素、性激素之间的相关性增强,相对于骨龄,性早熟女童瘦素与性激素的相关性更为密切,提示在女童性早熟发生中,高水平瘦素有可能为促进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