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充填防治底板突水机理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901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是我国中东部煤矿最主要的可采煤层,随着我国中东部山西组上组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向下延伸开采下组煤时,下组煤基底直接覆盖在中奥陶统风化剥蚀面上,中奥陶统为巨厚石灰岩,富含岩溶水,同时煤系地层含有多层薄层灰岩,含水层至煤层底板间距只有几米至几十米不等,岩溶裂隙发育同时隐伏大量的断裂构造,灰岩水压较大,局部可达7-10MPa,常规开采方法容易诱发底板突水。近年来,我国科研学者虽提出了许多治理途径如疏干降压、注浆堵水改造底板隔水层等途径减少突水灾害的发生,但由于下组煤承压水压力较大,随着工作面的不断向前开挖,底板在支承压力和承压水压力的作用下,再次发生突水灾害。本文借鉴刀柱式煤柱支撑法处理坚硬顶板采空区的方法,提出部分充填防治底板突水治理方法,以埠村煤矿921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基于力学推导、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对部分充填防治底板突水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为类似条件下防治底板突水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借助于弹性力学中的薄板理论和“下三带”开采理论,建立了部分充填防治底板突水力学模型,推导出部分充填开采底板隔水岩层突水灾变判据。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综合分析了部分充填开采过程中不同参数变量对底板破坏深度以及承压水导升高度的影响,得出随着充填体强度、充填率的不断增大底板岩层位移变化值、水流矢量值、承压水导升高度逐渐减少,且第二轮开挖变化值较第一轮开挖变化值较大等规律,并得出不同推进距离对应的围岩应力分布和底板破坏深度变化规律。研制并测试了能够满足并用以底板隔水岩层的固流耦合相似材料,并掌握了不同配比以及养护条件下相似模拟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通过室内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可知部分充填采动过程中,底板含水层水沿着原生裂隙在支承压力和承压水压力作用下,逐渐向上导升,同时向层向扩展。在跳采充填过程中,覆岩没有出现冒落现象,上覆岩层在开挖过程中以微裂隙和离层方式由顶板向上发育,发育至顶板之上大约6H采高处,裂隙离层停止发育进行,上覆岩层呈现整体弯曲下沉现象,并且上部岩层裂隙发育随着岩层下沉而逐渐闭合。通过对9211工作面充填体压缩量和充填体受力现场在线监测结果分析可知,充填体压缩率与所受应力均较小,充填支撑体较稳定,可实现承压水上安全高效回采。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输电线路必定穿越山区、农田、城镇等地区。在土壤结构复杂的山岩地区,杆塔接地电阻普遍偏高,难以达到规程要求,常规降低冲击接地电阻的方法不再适用。对于杆塔附近存在着鱼塘和水田等情况,由于电阻率的差异,散流将对水中生物甚至水域作业人员产生很大的威胁。解决山区冲击接地电阻过高以及人口密集地段地中散流危害仍是当前接地领域急需处理的难题。本文首先基于电磁场理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
随着新能源政策的不断推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带动锂电池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但是锂电池的化学特性极其活泼,使用时容易因为过压、过温等出现安全问题。为此,在锂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极是雷击输电线路时雷电流重要的泄流通道,接地极长埋于土中容易发生腐蚀从而使输电不能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研究杆塔接地极的状态对于降低输电线路雷电反击跳闸率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接地极状态诊断方法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近年来,频谱分析法在电气设备状态检测与诊断、电力系统状态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被应用于很多故障检测,还可以用于许多需要“黑箱”检测的导体勘测状况下,这与接地极被埋于地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方式,但在海量的音乐中,找到喜欢的歌曲已经成为了一种挑战。因此,音乐推荐已经成为现代音乐流媒体平台服务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减少用户的选择时间
旋转扫描地基SAR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SAR,GBSAR)。该系统利用旋转平台中心延伸出的旋臂末端搭载的天线对系统周围的场景进行旋转扫描。与传统的
配电系统中负载成分日益复杂,在同一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若干种电能质量问题。面向配电系统的用户电力技术是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其中具有综合补偿能力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能够应对多种问题。降低对直流侧电容的要求,有助于减小UPQC的成本。本文针对单相两电平全桥UPQC中直流纹波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了单相UPQC中并联侧变换器直流纹波产生的原因,分析直流纹波对单相UPQC的影响以及
双波长光纤激光器具有稳定性好、转换效率高、成本低等诸多突出优点,在光通信系统、光纤传感器网络、光谱学和光信息处理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拥有较宽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交通量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使得修建更多车道的公路设施已成为必然的现实需求,但是扁平超大断面公路隧洞因跨度较大,支护结构的受力将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在松软、破碎、膨胀性大的软弱围岩地层,以及高地应力的大变形隧道中,对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公路隧道基本采用新奥法施工,格栅钢架和型钢钢架在实际施工和支护效果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为应对地
硅烯具有很多优异的物理性质,而且硅烯拥有与传统硅工业技术兼容的优点,被认为是未来高度集成电路、微纳光电子器件的优良候选材料之一。然而硅烯稳定性差和带隙过小的缺点一
研究目的:探寻老年女性以不同增速策略进行行走时其下肢关节承载负荷的情况以及老年女性下肢踝关节跖屈肌功能性不足的补偿机制,进而为老年女性行走经济性的选择提供帮助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