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量使用煤炭资源的背景下,带来的是雾霾、空气污染物等负面影响。其中氧硫化物就是其燃烧后的污染物之一。我国SO2排放量已经连续多年超过千万吨,从燃煤锅炉着手降低SO2排放量是刻不容缓的。本文将对北方某煤粉锅炉的SOx情况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并对其进行改进,探究改进前后污染物情况。本文针对的是黑龙江省某600MW煤粉锅炉,根据合作单位提供的实际图纸建立1:1的三维物理模型,对计算区域进行专业网格划分,根据研究侧重方向将模型简化及边界的设定和选取,选择适合本研究内容的计算模型及方法,使用Fluent软件模拟出本模型运行数据。对实际运行中的锅炉进行多点温度数据采集,在相同的运行工况下,对比在该锅炉实际采集的温度数据。验证后发现,模拟数值与实际运行数值走势基本一致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认为本模拟的计算方法及模型的适用性及准确性,可以正确反映烟气SOx情况。将该原始锅炉模型结构改进,增加炉内脱硫机理。将喷入炉膛内部的脱硫颗粒直径分别设定为200μm、400μm、600μm。研究改进后的燃烧情况及不同脱硫颗粒直径下的SOx浓度分布,计算喷入三种不同直径颗粒的脱硫效率。综合分析后,得出喷入脱硫颗粒直径为200μm时脱硫效率最大,炉内SO2平均浓度由原始工况运行的429.4mg/m3降低到146.0mg/m3,达到国家污染物浓度标准。此直径下脱硫效率为三种工况下最高,脱硫效果最好。本文中的模拟方法及研究手段皆为本炉型所适用,也可为相似炉型提供理论依据。在选择四角切圆锅炉炉内脱硫方法时可以选取直径为200μm的脱硫颗粒。此脱硫方式搭配炉外的烟气脱硫方法可达到更高的综合脱硫效率,本文也为旧型中硫煤粉锅炉改造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