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发光(CL)是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吸收了反应中释放的化学能,电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再由激发态返回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辐射。它不需要任何光源,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以及仪器设备相对简单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已成功地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遥测技术、环境污染自动检测网络系统的建立、生物医学及临床化学中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分析、药物分析和免疫分析等。其最新发展主要是在原有的发光试剂及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发光体系;与其它技术如流动注射(FIA)、毛细管电泳(CE)、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联用,拓宽化学发光的应用范围。本论文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详细阐述了2005-2008年间化学发光分析法在分析方面的最新进展。第二部分是研究报告,对化学发光体系灵敏度的改善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测定几种药物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具体内容如下:一、基于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结合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克林霉素的化学发光行为。在碱性介质中混合鲁米诺和铁氰化钾溶液,产生一个较强的发光信号;将克林霉素加入上述溶液中,发光强度降低。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新颖的测定克林霉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是0.7-1000ng/mL,0.2ng/mL。并探讨了该反应的发光机理。二、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与乙二醛反应产生微弱化学发光信号。葛根素的加入增强了其化学发光强度。该方法初步用于测定了注射液及人体尿样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是10ng/mL-7.0μg/mL,3.0ng/mL。注射液和尿液中的共存物不干扰测定。文中并探讨了该反应的发光机理。三、研究发现,舒巴坦对鲁米诺-过氧乙酸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具有抑制作用。基于此,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舒巴坦注射液、舒普深(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和人体血液中舒巴坦含量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四、双醋瑞因是一种新型抗炎药物,对骨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实验发现,双醋瑞因降低了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2,7-二氯荧光素化学反应的发光强度,据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的测定双醋瑞因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达0.3ng/mL。由于双醋瑞因易于降解,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对其降解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反应的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五、利用有机表面活性剂作为化学发光反应介质是近年来化学发光新体系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使用吐温80表面活性剂,其形成的胶束体系对化学发光试剂具有增溶作用,可以提高发光量子效率,促进能量转移。基于铈(Ⅳ)-吐温80化学发光体系,结合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六种苯甲酸类化合物(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的化学发光行为。在硫酸介质中,邻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能够增强铈(Ⅳ)-吐温80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并且增强的程度与苯甲酸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有关。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对三者的检出限分别达到0.3ng/mL,3ng/mL和0.3ng/mL。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