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现结构是用于表达某实体或事件的存在、出现(或消失)的特殊句式。英语存现结构包括there存现句和方位倒装句两种句式,汉语存现结构只包括方位倒装句一种句式。在有关英汉存现结构的句法研究中,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there存现句中动词后名词短语的赋格,英汉方位倒装句主语的确认,以及there存现句和方位倒装句在结构上是否有联系。虽然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学界依旧存在争议。另外,以往对汉语存现结构衍生机制的解释通常借鉴国外学者对英语存现结构的句法解释。这种借鉴虽然符合普遍语法的理念,但是有过度概括之嫌,因为它往往忽视了英汉存现结构在句法语义方面的差异。因此,为了解决以上争议性问题并解释英汉存现结构的衍生机制,本文尝试对英汉存现结构的以下成分作对比分析:there存现句中的虚位代词there,英汉存现结构中的方位短语和存现动词。通过分析发现,英汉存现结构存在两点差异。一个差异在于英语there存现句含有虚位代词there。根据Jenset(2013)的历时性研究,我们得知there源于方位副词there,从中分离并衍生为存现标记。本文进一步假设there作为一种抽象的指示语,可以解释为“在世上”。另一个差异在于方位短语的构成。英语存现结构中的方位短语由介词短语构成,而汉语存现结构中的方位短语由名词短语、方位词短语、轻介词短语或介词短语构成。英汉存现结构的相同点在于英汉存现动词都具有非宾格性——只有域内论元,且不能给域内论元指派宾格。英汉存现动词含有客体(theme)和地点(location)两个内论元,并且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具体来说,英汉存现动词短语由一个内层的词汇义动词短语VP和一个外层的轻动词短语vEXP构成。内层VP以非宾格动词V为中心语,地点论元和客体论元分别生成于动词的指示语和补语位置;外层vEXP以表存现事件的轻动词vEX为中心语,轻动词因具有强特征,会吸引内层V提升并与自身结合。本文接下来讨论了英汉存现结构的衍生机制。鉴于there存现句中有there作主语,方位倒装句含有话题-评述(topic-comment)结构,本文认为两个句式经历了不同的衍生过程。对于there存现句,虚位代词基础生成于[Spec,IP]并由Infl赋主格。动词的客体论元移位到[Spec,vEXP]以满足EPP要求,而地点论元则始终处于[Spec,VP]。对于英汉方位倒装句,作为话题的方位短语须提升至句子的左边缘以满足话题准则,而动词后的名词短语始终位于动词的补语位置。尽管there存现句和英汉方位倒装句具有不同的衍生机制,但在两个句式的衍生过程中,存现动词后的名词短语都可通过同样的方式与动词形成一致关系,并且免除格核查的要求。依据Williams(1994)的相对中心语(relativized head)假说,存现动词后的名词短语作为V?的相对中心语,能够将自身携带的一致特征相继传递给V?和Infl,最终与谓语动词形成一致关系。依据Sobin(2014)对默认格(default case)假说的修改,英语存现动词后的名词短语和代词都处于默认位置,名词短语不具有格特征,代词具有已核查的默认格特征,因此都可免除格核查的要求。本文假设汉语存现动词后的名词短语和代词也不具有格特征,因此同样可免除格核查的要求。本文分别解释了there存现句和英汉方位倒装句的生成模式,尝试解释了英汉存现结构的赋格和一致问题以及英汉存现结构的结构关系问题。但是,本文所讨论的语言事实有限,其它与英汉存现结构相关的语言现象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以验证本文解释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