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农药以其高效的杀虫、杀菌、除草等能力,对农业、林业、牧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然而,真正能作用到靶向生物的农药不及施用农药的1%,其余的都渗入到周围环境中,并随着物质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最终会富集到人的体内,导致人体的生理功能失调,引起病变。传统的农药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虽然准确性高,但样品前处理复杂,仪器昂贵,检测时间长,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不能满足大规模样品筛选与防控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因此,需要开发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的检测方法,保障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鉴于此,本论文着重研究了基于量子点的荧光传感体系的构建,深入研究了其与农药的作用机理,构建出两种基于量子点的荧光传感体系,对农药进行检测,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水相合成法,以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基团制备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并对其进行表征;对油溶性硒化镉/硫化锌量子点(OA-CdSe/ZnS QDs)进行配体置换得到以MPA为稳定基团的MPA-CdSe/ZnS QDs(LR-CdSe/ZnS QDs),并对其进行表征;对商业化MPA为稳定基团的水溶性MPA-CdSe/ZnS QDs进行表征。通过三种量子点对100μg/mL乙硫磷进行检测分析,发现LR-CdSe/ZnS QDs检测效果最好,可降低60%的荧光。(2)通过配体置换法构建了一种基于LR-CdSe/ZnS QDs的传感体系,可对磷酸硫酯类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该方法通过农药的碱水解产物与量子点表面金属之间的配位相互作用造成的量子点荧光下降对农药进行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并且灵敏度高,在最优条件下,以乙硫磷为例,其在0.0001-160μg/mL浓度范围内与量子点的荧光呈线性关系,且检测限为0.0967 ng/mL(0.00012 mg/kg),远低于欧盟所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0.01 mg/kg)。该方法成功用于西红柿样品中乙硫磷的检测,为磷酸硫酯类农药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的新方法。(3)构建了一种基于量子点和纳米金的荧光传感体系,可对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DTCs)残留进行分析检测。利用农药与纳米金作用释放出的金属离子对量子点荧光的猝灭作用与纳米金与量子点间的内滤效应(Inner filter effect,IFE)双重作用对DTCs灵敏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并且灵敏度高,在最优条件下,以福美锌为例,其在0.0156-1.22μg/mL浓度范围内与量子点的荧光呈分段线性关系,且检测限为0.00276μg/mL(0.00276 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的最大残留限量(5 mg/kg)。并且,该方法成功用于西红柿和大米样品中福美锌的检测,为DTCs残留检测提供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便快捷、绿色环保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