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选择气功中的基础静功三圆式站桩功作为干预方式,通过对受试者站桩功练习前后正常直立位脊柱形态和脑电活动的变化分析站桩对心身平衡的调节和恢复作用,为气功心身协同调节的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研究方法:课题研究运用“双向设计、关联检测、相互释义”的气功实验研究方法,按照制定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选择了在校大学生50人,其中男性16人,女性34人。依据实验规程和技术路线,进行站桩干预。运用瑞士领英公司提供的脊柱测量仪(spinal mouse)测量脊柱在空间位置和弧度上的变化,并可得出椎体间夹角及脊柱全长;美国Neuro scan公司生产的Nuamps40通道EEG/ERP信号记录与分析系统,配套的操作软件为Curry7脑电信号分析软件。采用国际标准导联10/20系统37导联Ag/gCl电极帽(Quik-Cap 37)采集脑电信号,采样率为1000Hz,采集脑部电活动。提取直立位脊柱椎体间夹角和脑电实际功率为主指标,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脊柱和脑电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练功前后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的结果分为两个部分:1.两组站桩功练习前后脊柱的比较。男女性脊柱形态在实验前出现显著差异(P<0.05),且胸椎与腰椎生理曲度不同,故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进行分层比较。结果可知,男女性受试者在站桩功练习后胸、腰椎椎体间夹角均有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男女性胸、腰椎的稳定性在站桩功练习4周后均有所增强,第5-7胸椎(T5-T7)与第9-11胸椎(T9-T11)稳定性较强,第3腰椎(L3)实验前后椎体间夹角变化极小,可推知L3为腰椎节段活动的枢纽点。同期对照组各时点间没有显著变化(P>0.05)。2.脑电结果显示站桩功干预后实验组安静状态大脑安静程度提升,α频带功率升高,且呈现出向前头部扩散趋势;站桩后安静态清醒度提高,β频带功率上升。脑电地形图显示,左右脑由不对称状态呈现中线对称,部分频带脑电功率值全头趋同;以两耳连线为对称轴,大脑额部与枕部也渐趋对称,均体现站桩干预后大脑平衡性得到增强。与此同时,顶区与枕区同步化趋势大于颞区。同期对照组站桩态呈现大脑混沌状态,δ频带功率上升,同步化及对称性趋势不明显。研究结论:1.提示站桩功对脊柱形态有调节作用,能够纠正脊柱失衡。2.站桩功能够改善大脑前后、左右的平衡性,使安静状态大脑安静程度增高,任务状态大脑认知功率上升,清醒度提高,脑部电活动同步性与协调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