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白草化学成分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_s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陵菜属(Potentilla)植物全世界约500余种,大多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寒带及高山地区,极少数种类接近赤道。我国有90多种,全国各地均产,但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区。委陵菜属植物种类多,数量大,药理活性显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本属植物中研究较多的有翻白草,委陵菜,鹅绒委陵菜,多裂委陵菜,粘委陵菜和金露梅等。该属植物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一定地位,其中多种植物作为常用中药沿用至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具有明显的抗糖尿病,保肝,镇痛,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并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痢疾等病。中药翻白草是蔷薇科(Rosaceae)委陵菜属(Potentilla)植物翻白草(Potenlilla discolor Bunge.)的干燥全草,别名鸡腿根、鸡脚草,天藕、翻白委陵菜、叶下白、鸡爪参等。《本草纲目》、《救荒本草》中均记载翻白草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之功效。翻白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壮,下部常肥厚呈纺锤形,形似鸡腿所以别名又叫鸡腿根。小叶对生或互生,无柄,小叶片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顶端圆钝,基部楔形、宽楔形或偏斜圆形,边缘具圆钝锯齿,上面暗绿色,被稀疏白色绵毛或脱落几无毛,下面密被白色或灰白色绵毛;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面被白色长柔毛,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卵形或宽卵形,边缘常有缺刻状牙齿,下面密被白色绵毛,因此常通过叶裂深度区别委陵菜与翻白草。翻白草产自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台湾、广东。生于荒地、山谷、沟边、山坡草地、草甸及疏林下,海拔100-1850米。日本、朝鲜也有分布。《中国药典》中记载翻白草性甘、微苦,平;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止痢止血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痈肿疮毒,血热吐衄,便血,崩漏。翻白草作为应用历史悠久的常用中药,具有广泛的用途。研究表明,翻白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含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苷元及其苷等),其中山柰酚,槲皮素,柚皮素的苷元及其苷较常见;萜类(主要为三萜及其皂苷,也含有少量单萜、倍半萜及其苷),其中乌苏烷型三萜类化合物较为常见,也含有部分齐墩果烷型三萜,羽扇豆烷型三萜较为罕见;多酚及鞣质类(包括鞣花酸及其衍生物,缩合鞣质及可水解鞣质等),其中鞣花酸及其苷较为常见。研究发现翻白草具有抗菌、止泻、抗肿瘤、免疫抑制和降血糖等药理作用,亦有研究表明翻白草能降低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增强胰岛素抵抗等作用。在民间,尤其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包括云南、广西等省份,常用翻白草的叶子泡水喝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近年翻白草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较多,且目前临床也常用翻白草来治疗糖尿病,但其降血糖成分及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本论文先对翻白草(Potenlilla discolor Bge.)干燥带根全草的粗提物及不同萃取部分进行了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较好的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中的部分单体也进行了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研究。本实验采用4-硝基苯基-α-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对翻白草的不同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的不同萃取部分进行了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的活性评价。提取物部分的IC50(mg/mL)分别为:95%乙醇提取物(PD95)0.012,60%乙醇提取物(PD60)0.005,水提物(PDWH)0.015;萃取物部分的IC50(mg/mL):二氯甲烷萃取物(PDC)0.01,乙酸乙酯萃取物(PDE)0.001,正丁醇萃取物(PDB)0.011,正丁醇萃取后水部分(PDH)0.036,正丁醇萃取物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水洗脱部分(PDB-H2O)0.051,正丁醇萃取物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30%乙醇洗脱部分(PDB-30)0.002,正丁醇萃取物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50%乙醇洗脱部分(PDB-50)0.009,正丁醇萃取物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95%乙醇洗脱部分(PDB-95)0.089;阳性对照阿卡波糖0.385。综上研究结果,翻白草的粗提物均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PDE、PDB-30、PDB-50、PDC部分活性较好。因此根据活性实验结果,本实验采用了各种分离手段和鉴定方法,从翻白草醇提物中分离并鉴定了 31个化合物,其中11个化合物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到。实验流程如下:翻白草干燥带根全草19 kg,用95%乙醇冷浸2周,得到冷浸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溶剂。将浸泡后的翻白草用95%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过滤,滤渣继续用60%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溶剂,得到浸膏3.25 kg。将浸膏用蒸馏水混悬,然后依次用等体积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减压回收萃取液得到石油醚萃取部分(PDP)、二氯甲烷萃取部分(PDC)、乙酸乙酯萃取部分(PDE)和正丁醇萃取部分(PDB)。二氯甲烷萃取部分(PDC)通过各种柱色谱分离纯化,并综合运用多种波谱技术进行解析,鉴定了 8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PDC-4(naringenin柚皮素)、PDC-5(2-oxo-pomolic acid 2-羰基坡模酸)、PDC-6(oleanolic acid 齐墩果酸)、PDC-7(ursolic acid 乌苏酸)、PDC-8(2α,3α,19α-trihydroxy-12-ursen-28-oic acid 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PDC-10(2α,3 β-d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2α-羟基齐墩果酸)、PDC-11(kaempferol 山柰酚)、PDC-14(fupenzic acid覆盆子酸)。乙酸乙酯萃取部分(PDE)通过各种柱色谱分离纯化,并综合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了 23 个化合物,分别是:PDE-1(3,3’-di-O-methylellagic acid 3,3’-二甲基鞣花酸)、PDE-2(3-O-methylellagic acid-4’-O-α-L-rhamnopyranoside 3-甲基-4’-O-α-L-鼠李糖苷)、PDE-3(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 4’-O-β-D-xylopyranoside 3,3’,4-三甲基-4’-O-β-D-木糖苷)、PDE-4(3,3’-di-O-methylellagic acid 4’-O-β-D-xylopyranoside 3,3’-二甲基-4’-O-β-D-木糖苷)、PDE-5(gallic acid 没食子酸)、PDE-6(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 4’-O-β-D-glucopyranoside 3,3’,4-三甲基-4’-O-β-D-葡萄糖苷)、PDE-7(3,3’-di-O-methylellagic acid 4’-O-β-D-glucopyranoside 3,3’-二甲基-4’-O-β-D-葡 萄 糖 苷)、PDE-8(quercetin 槲 皮 素)、PDE-9(kaempferol-3-O-β-D-glucuronide-6"-methyl ester 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PDE-10(trans-tiliroside 翻白叶苷 A)、PDE-11(kaempferol-3-O-β-D-glucuronide 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PDE-12(ethyl gallate 没食子酸乙酯)、PDE-13(3,3’,4,4’-tetrahydroxybiphenyl 3,3’,4,4’-四羟基联苯)、PDE-14(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6"-methyl ester 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PDE-15(cis-tiliroside)、PDE-16(naringenin 5-O-β-glucoside 柚皮素 5-O-β-葡萄糖苷)、PDE-17(kaempferol-3-O-β-D-glucoside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PDE-18(isosalipurposide)、PDE-19(isoquercitrin异槲皮苷)、PDE-20(schizandriside)、PDE-21(tiliamuroside B)、PDE-22((-)-(8S,7’R,8’S)-isolariciresinol-9’-O-α-L-rhamnoside)、PDE-23((-)-isolariciresinol-9’-O-β-D-xylopyranoside)。正丁醇萃取部分(PDB)运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进行粗分离,分别用蒸馏水,30%乙醇-水,50%乙醇-水,95%乙醇-水依次进行洗脱得到水洗脱部分(PDB-H2O),30%乙醇洗脱部分(PDB-30),50%乙醇洗脱部分(PDB-50),95%乙醇洗脱部分(PDB-95)。综上所述,本论文对翻白草干燥带根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不同萃取部分通过正向硅胶柱色谱法、ODS反向柱色谱法、聚酰胺柱色谱法、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法、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制备高效液相柱色谱法以及重结晶等多种方法,共得到37个单体化合物,并综合运用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谱、旋光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分辨质谱分析等波谱技术以及与标准品比对的方法,鉴定了其中31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6个三萜类化合物(PDC-5(2-oxo-pomolic acid 2-羰基坡模酸)、PDC-6(oleanolic acid齐墩果酸)、PDC-7(ursolic acid 乌苏酸)、PDC-8(2α,3α,19α-trihydroxy-12-ursen-28-oic acid 2α,3 α,19α-三 羟 基-12-烯-28-乌 苏 酸)、PDC-10(2α,3β-d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2α-羟基齐墩果酸)、PDC-14(fupenzic acid覆盆子酸));12个黄酮类化合物(PDC-4(naringenin柚皮素)、PDC-11(kaempferol 山柰酚)、PDE-8(quercetin 槲皮素)、PDE-9(kaempferol-3-O-β-D-glucuronide-6"-methyl ester 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PDE-10(trans-tiliroside 翻白叶苷 A)、PDE-11(kaempferol-3-O-β-D-glucuronide 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PDE-14(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6"-methyl ester 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PDE-15(cis-tiliroside)、PDE-16(naringenin 5-O-β-glucoside 柚皮素5-O-β-葡萄糖苷)、PDE-17(kaempferol-3-O-β-D-glucoside 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PDE-18(isosalipurposide)、PDE-19(isoquercitrin 异槲皮苷));9 个鞣花酸类化合物(PDE-1(3,3’-di-O-methylellagic acid 3,3’-二甲基鞣花酸)、PDE-2(3-O-methylellagic acid-4’-O-α-L-rhamnopyranoside 3-甲基-4’-O-α-L-鼠李糖苷)、PDE-3(3,3 ’.4-tri-O-methylellagic acid 4’-O-β-D-xylopyranoside 3,3’,4-三甲基-4’-O-β-D-木糖苷)、PDE-4(3,3’-di-O-methylellagic acid 4’-O-β-D-xylopyranoside 3,3’-二甲基-4’-O-β-D-木糖苷)、PDE-5(gallic acid 没食子酸)、PDE-6(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 4’-O-β-D-glucopyranoside 3,3’,4-三甲基-4’O-β-D-葡萄糖苷)、PDE-7(3,3’-di-O-methylellagic acid 4’-O-β-D-glucopyranoside 3,3’-二甲基-4’-O-β-D-葡萄糖苷)、PDE-12(ethyl gallate 没食子酸乙酯)、PDE-13(3,3’,4,4’-tetrahydroxybiphenyl 3,3’,4,4’-四羟基联苯));4 个木脂素类化合物(PDE-20(schizandriside)、PDE-21(tiliamuroside B),PDE-22((-)-(8SS,7’R,8’S)-isolariciresinol-9’-O-α-L-rhamnoside)、PDE-23((-)-isolariciresinol-9’-O-β-D-xylopyranoside))。结构已确定的 31 个化合物中 PDE-3(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 4’-O-β-D-xylopyranoside 3,3’,4-三甲基-4’-O-β-D-木糖苷)、PDE-9(kaempferol-3-O-β-D-glucuronide-6"-methyl ester 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PDE-13(3,3’,4,4’-tetrahydroxybiphenyl 3,3’,4,4’-四羟基联苯)、PDE-14(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6"-methyl ester 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PDE-15(cis-tiliroside)、PDE-16(naringenin 5-O-β-glucoside 柚皮素5-O-β-葡萄糖苷)、PDE-18(isosalipurposide)、PDE-20(schizandriside)、PDE-21(tiliamuroside B),PDE-22((-)-(8SS,7’,7’R,8’S)-isolariciresinol-9’-O-α-L-rhamnoside)、PDE-23((-)-isolariciresinol-9’-O-β-D-xylopyranoside)是首次从委陵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本论文对翻白草的乙醇提物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后,又对分到的多个单体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研究,结果如下:三萜类化合物的IC50(mg/mL):PDC-5(2-羰基坡模酸)0.047,PDC-6(齐墩果酸)和 PDC-7(乌苏酸)的混合物0.009,PDC-6(齐墩果酸)0.006,PDC-7(乌苏酸)0.003,PDC-8(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0.05;黄酮类化合物的IC50(mg/mL):PDC-4(柚皮素)0.351,PDE-8(槲皮素)0.05,PDE-9(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0.665,PDE-10(翻白叶苷 A)0.219,PDE-16(柚皮素 5-O-β-葡萄糖苷)和PDE-17(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0.579,PDE-17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0.199;鞣花酸类化合物几乎无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因此,单体中PDC-6和PDC-7活性最好;从整体看三萜类化合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优于黄酮类,鞣花酸类化合物几乎无活性。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明确翻白草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其在抗Ⅱ型糖尿病机制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已经成为学校突出自身特色的有效途径。远居边疆的哈尼族有着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学、别具特色的当地风俗、百花齐放的现当代文学,这些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等特征。若将这些文化加以开发并引入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审美情趣、维护边境的文化安全、传承和发扬哈尼文化、帮
植物激素和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Narciclasine (NCS)是从水仙鳞茎分泌物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研究表明其对动物和植物细胞内的多种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完善。从历史的维度考察人类发展的整个历程,就会发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对过去五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内在要求和
电催化还原CO_2制备燃料和化学品是实现CO_2绿色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纳米结构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物不仅具有纳米材料的优势,还具有独特的协同作用,作为一类新型电催化剂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Cu_2O纳米球为牺牲模板,通过引入高活性金属Ag,Au并利用纳米结构提高了电活性表面积,改善了电催化剂活性和产物选择性。首先在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体系中制备粒径约为180 nm的均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并高度关注网络空间安全。而在当前国际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敌对势力和境外情报机构对我党政军机关和涉密人员的策反、窃密活动也呈高发态势。保密工作,关键在人,最终靠人,涉密人员由于其岗位的特殊性,是保密管理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只有抓好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促使各级涉密人员提高保密意识、及时掌握保密新知识、学会防范新技能,才能遏制住泄密事件的发生,掌握窃密与反窃密斗
随着化石能源过度使用导致的气候环境等问题的不断严重,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因此得到重视与发展。其中,以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为例,由于其直接输出的电能是不稳定的直流电能,若使用传统的逆变器对其进行电能形式的变换可能导致并网失败。而且,传统逆变器为了避免逆变桥的上下桥臂同时导通,需要加入死区时间,这将导致其输出的交流电能质量下降。此外,由于光伏发电设备输出的直流电压较低,若使用传统逆变器需要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医学检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围绕基于拉曼频移的循环肿瘤DNA(ct DNA)检测和相关机理探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第一章中,我们总结了近些年来SERS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并将它们按照检测目标类型(蛋白质和核酸类疾病标志物、小分子、细菌和病毒以及细胞)进行分类。我们进一步地将间接SERS检测平台分成了两类:“三明治”结构检测平台和基于拉曼
目的:探讨痔术后疼痛及水肿应用祛毒汤加减外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消毒对应肛周皮肤及创面,以1:5000高锰酸钾外洗创面,每次大约5分钟,每日早晚各洗1次。观察组常规消毒对应肛周皮肤及创面,以祛毒汤加减外洗创面,每次大约5分钟,每日早晚各洗1次,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共5个疗程的肛缘疼痛积分、水肿积分,应用S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是糖酵解反应中的一种非常关键的酶,在组织中表达量很高、含量较稳定,常在药物干预及基因表达调控中作为内参研究其它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但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导致了大量的劳动力人口在不同的城市间进行流转,这也就使社会保险跨统筹区域转移接续业务应运而生。社会保险跨统筹区域转移接续是为了保障参保人员在不同的城市间变换工作而不影响其退休时应享受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待遇而不断发展完善的一项社保业务,直接关系着流动人员的基本社会保障权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运行。尽管近年来,国家对社保跨统筹转移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