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少林拳进课堂”活动的开展状况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sh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文化、政治和经济相互融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先进的文化,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文化,并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健身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我党要努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   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少林拳作为我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郑州市特有拳种,在响应党中央关于文化大发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号召下,我省如何向文化强省迈进,郑州市政府在2006年30号政府文件中指出“结合实际情况,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开展少林拳进课堂活动”,代表着中原本土优秀文化的少林拳开始进入郑州市的学校[3]。   本文以郑州市六区六县中学教师、学生和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知网、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库等进行相关资料搜集,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观察法对此活动的开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河南省特色拳种,少林拳不仅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联合国非物资文化遗产,在郑州市有良好的群众基础,非常适合在郑州市中学进行开展,并且各群体对少林拳的开展有着积极的认识,但是在活动的开展中,武术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学校的领导者在行动上对活动的重视度不够、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课余时间开展状况不够理想武德方面的培育没有全面地落实。   论文又通过数据分析和领导访谈,认为少林拳进课堂活动的开展需采取以下对策:一、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引进武术教师提高师资力量,或组织培训,使武术教师技术和理论水平达到提高;二、学校组织多种武术比赛,举办形式多样讲座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习武兴趣;三、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监管和激励制度,提高教师学生积极性,保证活动持续良好发展;四;武术科研工作者应深入挖掘武术文化和史料,媒体部门积极真实的宣传武术,政府做好武术传承者的保护工作;五、建立中学武术段位制考核制度,培养中学武术体育教师的教练水品,组建中学考评点,促进中学武术的又好又快发展。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社会上道德冷漠的人不断出现,突显了人们在道德情境中对道德价值抉择的无力。这种无力源自于人们对道德价值的理解体验无法运用于现实和未来的道德情境中。超越这种无力,需
高校校园网站是在高等教育发展和网络传播实践的交互作用影响下产生的,它是一种主要为高校师生服务的传播媒介。但是高等教育的三个基本功能又赋予了高校校园网站必须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