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优化型的经济形态。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正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在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的形势下,国内外对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制度却很薄弱,要求加快发展。对于循环经济,应该用哪些指标来衡量,采用怎样的统计方法和调查体系来搜集数据,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还很薄弱。在我国尤其如此。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实用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相应的统计调查制度及工作体系,切实做好有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定期公布结果,为宏观管理及决策提供翔实的数据依据,以便比较全面准确地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作出定量描述,有效地进行监测、检查和督促。我国的相关机构正在抓紧制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湖北省的循环经济发展亟待循环经济量度指标的检验和指导。这些都将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循环经济的评价功能、考核功能和预警功能三个角度制定的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能全面准确地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作出定量描述,符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从而为现实经济中各地区和各部门开展循环经济提供借鉴和依据。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国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分析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技术路线等;第二部分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主要分析包括循环经济的内涵、原则及基本特征,国内外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研究现状综述等;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之一,首先,分析我国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构建的基本思路,比如基本步骤、构建原则、层次结构、指标筛选、评价方法选择。其次,建立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和模型,包括概念模型和实践模型。最后,对循环经济综合指标体系模型进行包括评价、考核和预警三大功能的模型功能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之二,属于实证分析部分。通过搜集湖北省1995—2005年11年间循环经济发展各指标的数据,对湖北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和预警。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Ⅰ、准则层Ⅱ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为循环经济发展度,准则层Ⅰ分为经济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其中经济发展指数又分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潜力两层,绿色发展指数作为循环经济的核心层次又分为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层,社会发展指数又分为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两层。指标体系共选取了29个指标,较全面的反映了循环经济内涵,给政府部门制定标准值做参考。指标体系有三大功能——评价、考核和预警。循环经济评价是以循环经济系统为评价对象,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依据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学理论,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评价和监测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状态、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为指导循环经济提供决策依据;循环经济考核功能是以完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快保障绿色GDP核算的相关制度建设为目标,以协调系数法计算来考核我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协调程度;循环经济预警是指采用一系列的科学的预警方法技术、指标体系、预警模型,对循环经济模式运行过程进行监测,从监测中发现警情,分析和鉴别警兆,寻找警源,判断警度,以及排警决策的过程。通过将指标体系运用到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笔者得出的评价结果、考核结果和预警结果反映了评价期内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发展趋势,各要素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湖北省循环经济获得了健康稳定发展。由此得出结论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的结果大体上与近年来湖北省采取的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及适应“中部崛起”战略、重视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举措取得的成就和问题相吻合,说明指标选择是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是可靠的,结果是可信的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可操作性。文章最后提出了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实证分析结果处理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包括在指标选择的科学性方面,在指标权重的确定的科学性方面,以及在湖北省实证分析的数据和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方面,以期今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