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实现产业转型、保持经济增长、解决民生问题、缩小区域差异的重要途径。新疆要实现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繁荣富强的目标,则离不开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人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而不同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人群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基于该思路研究新疆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口年龄结构和城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及理论发现,人口年龄结构作用于人口转移、产业转型、劳动力供给、消费水平等因素而间接影响城镇化水平。鉴于此,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新疆人口年龄结构和城镇化现状,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新疆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化影响,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新疆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趋于老化。分民族,汉族人口结构严重老化,少数民族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分地区,北疆地区已经步入老龄化阶段,南疆地区属于成年型的人口年龄结构。与全国相比,新疆呈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特点。(2)假如保持现在的生育模式和死亡模式,新疆的少儿人口和老龄人口比重将会上升,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将下降。(3)新疆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尤其表现为人口相对较多的少数民族和南疆地区。(4)新疆的人口年龄结构和城镇化在空间上存在着“局域俱乐部集团”现象。(5)新疆某一区域的城镇化受到其周围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较为显著,且表现出正向溢出效应。(6)新疆各地区的少儿人口系数对其城镇化进程产生了显著的反向,且作用有所增强;劳动人口系数的提升对其城镇化进程存在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作用强度逐渐增强;老年人口系数对城镇化的影响由正向转变为负向。为了使新疆人口年龄结构和城镇化均衡发展,根据新疆的实际状况及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1)在低生育率地区积极倡导“城镇二孩,农村三孩”的生育政策,完善政策配套措施。(2)促进南北疆之间的人口流动,以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空间分布。(3)南疆核心地区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渠道,吸引北疆相对较多的劳动力向南疆转移,发挥产业集聚的乘数效应。(4)提升南疆人口素质,充分激发人口红利潜能。(5)因地制宜,合理发挥外资利用、政府参与等其他要素对新疆城镇化的直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