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e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但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已经实际履行了劳动法规定的权利义务,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的现象相当普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劳动关系的外延还在扩大,而我国理论界对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和效力等问题观点不一。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事实劳动关系的研究,解决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与保护问题,以保障劳动者合法利益,维持社会稳定。本文从事实劳动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入手,理清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明确事实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揭示事实劳动关系与相关法律关系的区别,全面完成对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事实劳动关系的相关理论及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问题加以研究论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关事实劳动关系的立法情况进行描述,尤其对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有关事实劳动关系的规定进行梳理,给予客观的评价,并揭示其中的问题。最后沿着“全面保护论”的思路,根据我国事实劳动关系的具体情况,从劳动立法的角度,提出对事实劳动关系予以法律保护的建议。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本章介绍了事实劳动关系的由来,在总结理论界、实务界对事实劳动关系不同定义的基础上,就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给出自己的观点,即事实劳动关系指无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因履行无效劳动合同而存在的一种劳动关系。通过剖析事实劳动关系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比较事实劳动关系与相关社会关系的区别,进一步明确对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第二章事实劳动关系的相关理论。本章首先介绍了最早提出“事实契约”的德国事实契约关系理论,揭示其理论意义在于保护法律关系中弱势群体的利益。之后归纳出我国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三种不同理论观点即“无效论”、“模式转化论”和“全面保护论”,指出“无效论”、“模式转化论”存在的缺陷,从法理、劳动法及劳动合同三个角度分析了“全面保护论”的合理性。第三章事实劳动关系的立法比较。本章分别从对劳动合同的形式要求、对无效劳动合同的态度和对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三个方面,介绍了不同国家、地区的事实劳动关系立法情况。揭示和归纳了当今世界对于事实劳动关系予以法律保护的主流态度和基本调整模式。在对我国事实劳动关系立法现状的梳理中,着重分析了《劳动合同法》针对事实劳动关系的调整方法和特点,总结了我国事实劳动关系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事实劳动关系法律保护的建议。本章从劳动立法角度就如何完善我国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提出了构想。首先,明确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地位,将其直接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同时,调整与事实劳动关系相关的规则,预防、减少事实劳动关系的发生。另外,构建事实劳动关系的规则,对已发生的事实劳动关系进行全面调整。从而使事实劳动关系得到平等、有效的保护。
其他文献
铜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尤其是水体与土壤环境中的铜污染,越来越成为污染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关于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已经很多,但是近年来污染生态学者越来越重视植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政府、企业和机构的会议召开已经突破了传统模式下同时、同地的制约,开始以互联网作为开发平台组织召开网上会议。通过网上会议可以为
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中厚板厚度精度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精度的厚度控制技术一直是轧钢自动化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某3000mm中厚板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项目为背景,对过程控制设定
脑卒中是造成人们死亡的主要病种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寻找和研究有效的脑卒中病防治药物和方法一直是全世界医药研究者迫切的科研任务。近年来
自从上世纪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于轧钢生产之后,自动厚度控制、自动板形控制、激光测速、以及在线智能化产品质量测量手段等技术的问世,使轧钢生产达到了全新水平,但是对于轧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在当今世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英语口语教学也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学习者口语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充分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因为口语交际能力包括
法官自由裁量权对现实社会有着巨大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及司法实务部门探讨的热点话题。虽然“法官是否应当拥有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已基本有了确定答案,但“法官应当拥有多大的
自Perlmutter(1978)提出非宾格假设以来,非宾格动词的习得研究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热点。但是这些研究关注的焦点多为非宾格动词被动化的成因,而对中国二语习得者是否能区
房地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项目投资一般资金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风险因素多,所以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在
行为问题,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行为问题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不利,阻碍了青少年学生社会化、个性化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