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学生的解题障碍在化学诊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文献中关于化学学科障碍的有效诊断与补救大多建立在个案研究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形式诊断解题障碍,经过深入分析与研究才能做出较合理的判断与解释。在时间上有相当长的滞后现象,诊断结果不能及时对学生做出反馈,造成补救不及时,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对解题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冲突”或“知识缺陷”有所遗忘,补救教学陷入反复训练的陷阱,因此补救效果不理想。本研究从“微粒的性质”知识点入手建设效率高、适合大样本的习题智能诊断系统,研究个性化的补救习题对不同学生解题能力的影响,构建化学智能诊断系统的网络体系,提出系统的教学价值。在借鉴前人关于化学学科障碍诊断和补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基础上,借助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程序教学理论,确立研究目标,建立智能诊断模型——借助少量试题迅速对被试的解题障碍做出诊断,针对其错误类型及时进行补救,帮助其顺利解答同类型、同难度的习题。根据模型编制测试系统,选择九年级全国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微粒的性质”知识点,根据任务分析技术编制三类难度的选择题,通过选项设置错误类型,根据不同的错误类型书写错误诊断报告,编制同难度、同知识点的补救习题。接着对测试的信度、效度进行考证,对测试进行调整。开展智能诊断系统的应用研究,根据实验班、对照班学生在前后测试中的表现,分析系统对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影响以及分析补救习题的补救效果等。得到以下结论:(1)习题智能诊断系统显著提高学生答题的整体正确率;(2)补救效率差异大,高难度及低难度习题的补救有效率高;(3)认知水平高的学生系统的补救有效率高;(4)仅“诊断”不“补救”不能提高学生的答题正确率。构建网络智能诊断系统的管理功能,设计主要功能的数据库,提出智能诊断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