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以来我国股市发生了大范围的股价暴跌现象,股价暴跌的发生会冲击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金融体系紊乱,影响金融市场功能实现,引发金融海啸,最终给我国的实体经济带来重创,引发国家经济动荡。研究股价暴跌风险,分析其成因,探索有价值的治理措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研究股价暴跌风险的文献中,一些学者从审计合谋,税务筹划等角度考察了影响股价暴跌风险的因素,这些研究多是从微观层面出发,研究股价发生暴跌的原因。Morck(2000)等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股票价格波动同步性更高,更容易发生股价暴跌现象。Morck和Jin(2006)等认为,在国家宏观层面上,对投资者的保护制度越完善,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彻底,资源配置效率也就越高,公司股价的信息含量越高,股价波动同步性越低,股价暴跌现象发生较少。杜兴强(2014)等通过研究媒体治理对股价暴跌的影响,间接发现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媒体治理机制比较健全,促进了该地区公司透明度,进而降低了股价暴跌风险。相比欧美完善资本市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中国股市发展时间短,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这可能是导致股市暴涨暴跌现象发生重要原因,故笔者考虑研究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如何作用于公司并最终影响股价暴跌风险。本文选取了2011年至2014年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获取面板数据,在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后,运用STATA.14统计软件,结合我国正处在关键经济转型期的制度背景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会计稳健性与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公司采用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会计稳健性就越高,其未来股价暴跌的风险越低;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公司会计稳健性整体上高于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的会计稳健性;制度环境的改善加强了会计稳健性对股价暴跌风险之间负向影响,即制度环境越好,会计稳健性越能有效的降低公司股价暴跌风险;这表明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它提高了公司层面的会计稳健性,从而降低了未来股价暴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