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fltoe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疹是一种以皮疹特征命名的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其致敏原有很多,流行病学表明湿疹的患者群较大,其症状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对该病的防治是重要的医学及社会问题。但现代医学用受体阻滞剂、免疫调节剂等治疗方法,虽可控制症状,但长期应用可发生多种不良毒副作用反应,且停药后常出现皮损恶化即所谓“反跳现象”。中医对于湿疹认识很早,且中医典籍拥有丰富的治疗湿疹的学术资源,显示出中医药在治疗湿疹上有巨大优势。但是这些学术资源需要得到有效整理,来推动湿疹辨证论治理论与方法的继承与应用。通过对中医文献中治疗湿疹的学术资源整理和归纳表明:湿疹的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饮食不节,嗜酒或过食辛辣鱼腥,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复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郁于腠理而发为本病。其中“湿”为发病的主要因素。湿疹的病机演变规律为:初期风热蕴结肌肤,湿尚不显,属风热湿毒之证,表现为皮肤瘙痒、出现红斑、丘疹斑,自觉灼热;病情进展,湿与风、热结合,湿热蕴蒸,属湿热毒盛之证,为极盛期,表现为皮肤水疱、大疱、糜烂、渗液;脾为湿困,湿性重浊粘滞,病程缠绵反复,属脾虚湿盛之证;湿热久羁阻遏气机,气郁化火耗伤阴血,或长期渗水失液,耗血伤阴,化燥生风,转成血虚风燥之证,表现为皮肤肥厚、干燥、鳞屑、皲裂。针对以上病因病机,治疗湿疹的常用方法有疏风祛湿、养血祛风、清热利湿、清脾泻火、清心导湿、清肝化湿、健脾除湿、滋阴除湿、养血润燥法等。通过对古今中医文献中有关治疗湿疹(内治法)的大量方剂之遣药制方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其组方配伍特点与用药规律为:主要针对风湿热三邪,根据具体证型,以祛风除湿清热为基本治疗法则,以解表、清热、利水渗湿、燥湿止痒、芳香化湿、补益六类药物为构成治疗湿疹方剂的主要药类,根据证候、病机变化,酌情配伍组成方剂,并适当化裁。其中防风、蛇床子等25味中药为常用优选药物。通过临床120例湿疹患者的治疗观察证实了上述辨证施治能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5.84%。中医药治疗湿疹拥有巨大的优势。
其他文献
传统施工工艺浇筑的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都存在着各自无法克服的缺点,随着超缓凝剂的研制成功,缓粘结预应力应运而生。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近二十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预应力体
<正>冬春季节人感受风寒湿邪,临床辨治不当,外邪蕴而化热,辨证为风寒湿热,治疗更加棘手。近10年来,笔者临床中遇到此类患者,采用九味羌活汤加味治疗,效果颇佳,结果报告如下。
人力资源定岗定编定员是指在企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确定企业内部岗位人员数量和岗位设置是否合理的工作过程。人力资源定岗定编定员是一项和企业发展有直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它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并称为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本文以1990年—2005年15年间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畜牧养殖业
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必要措施。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必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推行人性化管理,既要保证员工的经济利益
婚姻作为一种传统的两性关系模式,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丰富着自身内涵。自私法近代化,法律将婚姻关系纳入到其调整范围以来,事实婚姻作为法律婚的衍生物就一直存在。新中
通过对住宅外立面局部造型主要元素特点的分析,阐述了住宅外立面局部造型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并对某高层住宅外立面局部造型进行详细的经济分析,经过分析表明住宅外立面局部
猕猴桃隶属于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为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雌雄异株,是一种重要的果树资源。在我国野生资源丰富,是半特有属。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
背景: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是目前造成人类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传统辨证方法主要根据医师经验来辨证,可操作性及重复性较差,影响了临床疗效。近
目的探讨死亡教育对头颈外科末期肿瘤患者生死观、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4例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