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青少年体校曾经为河南培养了大批篮球人才,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育体制的改革,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发展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动摇了以往培养、输送篮球后备人才的功能,甚至要被学校和俱乐部取代。本研究以河南省18所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发展现状调查。调查的内容涉及到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男女人数发展规模、训练工作的开展、场地和设施建设、经费收支、教练员情况、文化课教学、篮球项目经营模式、篮球项目人才培养、“体教结合”的开展以及篮球竞赛组织方面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对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只有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基本现状,才能为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并对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及建议,因此,具有现实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篮球队员出路狭窄,文化课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专门从事篮球训练的青少年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滑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输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裂。(2)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训练所用场地简单、设施简陋不能够满足训练要求。现阶段训练经费还是以政府拨款为主,社会资金力量已开始介入较少,从总体上看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市场化意识不强,致使体校篮球项目的产业化经营困难。(3)教练员在职称评定方面,高级职称的指标受限制,从而打消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教练员参加培训少,在科研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发表科研论文较少。(4)河南省青少年篮球人才的培养还是以体育部门为主,以教育部门为辅,现实行仍是三级训练体系。为了使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向良性发展,借鉴“晨光”体育活动扩大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人才的选拔基础。(5)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积极探索多渠道办学模式,大体分三种模式:篮球俱乐部;篮球分校;纳入普通中学。(6)河南省各地市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发展利用“体教结合”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体校篮球运动员进行培养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学校承办二线、三线运动队学习达成共识。“读训”矛盾得到初步解决。(7)对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竞赛制度存在弊端所进行的改革,进一步完善竞赛体制,要充分发挥比赛的杠杆作用为促进训练服务使其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另外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每年比赛较少,形式单一。同时也表现出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在比赛上缺少联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1)明确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的定位,政府应继续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多方面吸收社会资金,尝试走市场化道路。打破河南省青少年体校原有中专属性,拉大办学框架,创建多元化办学模式。(2)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文化课教学与技术训练统筹安排,开展体育特色教学。(3)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素质,重视培训;加强教练员激励制度建设,充分调动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4)进一步完善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在传统意义上的“体教结合”的模式。(5)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纳入学校系统是体育改革的发展趋势。(6)加强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基地的建设与管理。(7)体育与教育系统形成双联盟并轨机制是河南省青少年体校篮球项目赛制改革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