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聚磷菌和聚糖菌培养及内碳源反硝化特性研究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硝化聚糖菌是一类和反硝化聚磷菌代谢过程相似的具有反硝化能力的聚糖菌,在厌氧段能够吸收有机物合成PHB,在缺氧段能以PHB为能源物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脱氮,对系统内磷的去除没有贡献。反硝化聚糖菌(DGAOs)能把外碳源转化为内碳源驱动反硝化脱氮,如果将反硝化聚糖菌的这一特性应用于处理低碳氮磷比污水过程中,将有效解决传统工艺外加碳源、磷源这一缺点,因此开发利用内碳源,提高碳源的有效利用,对于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和降低水处理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利用四个SBR反应器分别培养硝酸盐型、亚硝酸盐型反硝化聚磷菌(DPAOs)和硝酸盐型、亚硝酸盐型DGAOs,考察了不同进水C/N比、不同电子受体、外碳源等因素对微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分析内碳源转化情况及N20释放情况,对系统内微生物群落进行检测分析,主要结论如下:接种具有脱氮除磷性能的活性污泥,采用厌氧/好氧、厌氧/缺氧/好氧及厌氧/缺氧三种模式经过5个阶段的培养,成功培养出硝酸盐型、亚硝酸盐型DPAOs和硝酸盐型、亚硝酸盐型DGAOs。厌氧/好氧交替环境的存在是DPAOs和DGAOs具有反硝化除磷或内碳源反硝化能力的前提。培养的亚硝酸盐型DPAOs在缺氧段初始亚硝酸盐浓度为55 mg/L条件下,TN去除率95.6%,每吸收1 g磷酸盐需消耗1.4 g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型DGAOs在初始亚硝酸盐浓度25 mg/L的条件下,总氮去除率93.3%。本实验中,硝酸盐型、亚硝酸盐型DPAOs反硝化除磷反应最佳进水C/N 比分别为5和3.6,后者更能节省碳源。酸盐型DPAOs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时吸磷受到抑制,而亚硝酸盐型DPAOs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时反硝化除磷能力不受影响。DGAOs系统中,硝酸盐型、亚硝酸盐型DGAOs系统最佳C/N均为6;亚硝酸盐会抑制硝酸盐型DGAOs活性;亚硝酸盐型DGAOs在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时反硝化速率有所提高;缺氧条件下没有磷酸盐的参与,DPAOs无法利用体内储存的PHA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高效反硝化,在无磷条件下系统总氮去除率均低于15%。缺氧段外碳源的存在会造成DPAOs和DGAOs系统中发生常规反硝化反应。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外碳源存在会影响磷的去除;而DGAOs系统中发生的常规反硝化反应速率较内碳源反硝化效率更高,速率更快。内碳源转化方面,硝酸盐型、亚硝酸盐型DPAOs每消耗1 mg/L的COD合成PHB的量均为0.2 mg/(g·MLSS),每消耗1 mg/(g·MLSS)的PHB合成糖原量分别为0.7mg/(g·MLSS)、0.8 mg/(g·MLSS);厌氧段微生物体内PHB合成量随着进水C.N比的提高而提高,缺氧段投加外碳源后,由于常规反硝化反应对碳源的竞争造成合成PHB量减少,除磷效率下降。硝酸盐型、亚硝酸盐型DGAOs每消耗1 mg/L的COD合成PHB量分别为0.1 mg/(g·MLSS)和 0.2 mg/(g·MLSS),每消耗 1 mg/(g·MLSS)的 PHB 合成糖原量均为0.7mg/(g·MLSS);随着进水C/N 比的提高,厌氧段亚硝酸盐型DGAOs体内PHB合成量先增加而后基本不变。当缺氧段投加外碳源后主要发生常规反硝化反应,PHB合成量和降解量均下降。硝酸盐型DPAOs和亚硝酸盐型DPAOs在反硝化除磷过程中会出现N2O积累而后降解现象;硝酸盐型DGAOs在利用内碳源反硝化过程中基本没有N2O的积累,在有外碳源存在发生常规反硝化反应时出现N2O积累而后降解现象;亚硝酸盐型DGAOs内源反硝化和常规反硝化过程中均出现N2O释放量持续积累趋势,最高浓度为325.8 ng/ul。硝酸盐型、亚硝酸盐型DPAOs微生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后者微生物群落较前者更为丰富。在门水平水上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在纲水平上优势菌群为β-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硝酸盐型、亚硝酸盐型DGAOs微生物群落相似,门水平上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纲水平上优势菌群为β-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采用厌氧/微氧SBR模式,将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内碳源反硝化耦合,初步研究表明,微氧段无外碳源存在总氮去除率达到28.4%,说明系统内发生了利用内碳源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
其他文献
在能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它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等优点,其燃烧过程相较于传统石油来说,能够大幅度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受各方关注,与之相对的能源消费问题亦开始成为学界与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不同城市规模下,能源消费的均衡水平,也是当前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通
森林生态系统是连接大气和水生环境的重要景观单元,也是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活跃的生态系统之一。大气汞进行长距离传输后,沉降在偏远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汞富集,给邻近生
有限基底问题是簇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研究了由恒等式x2 ≈x确定的加法幂等元半环簇和恒等式x≈yx≈zt确定的加法幂等元半环簇的并W的子簇的有限基底问题.主要结果如下:1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普及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项热门课题,自动驾驶技术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研究者们的关注。在自动驾驶技术的众多参考因素中,车辆和车道线是行驶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物。车辆检测在自动驾驶技术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能否及时准确地检测、识别前方车辆是保证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关键;而车道线则检测则是防止车辆驶离正确区域的标尺,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车
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在我国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井间连通性的识别一直是制约其注水开发效果的难题,目前多采用考虑单一因素的动静态结合方法评价连通性,但均存在识
光伏发电因其独特优势在市场的占有率逐渐上升,为了满足并网需求,高增益,宽输入范围的前级DC/DC变换器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总结传统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基础上,将开关电容单元、开关电感单元和二次型Boost变换器组合,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二次型Boost变换器,具有更高的电压应用范围。符合现今对光伏发电系统前级变换器的高增益需求。本文围绕改进型二次型Boost变换器进行研究。首先,在分析
长安冲矿床坐落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境内,矿区位于哀牢山构造带南段,地处杨子准地台丽江台缘褶皱带点苍山-哀牢山断褶束金平断块中部,北东为哀牢山地体,西南为藤条河断裂。矿区内地层以奥陶系和志留系白云岩、灰岩为主,岩浆岩主要出露新生代的正长岩、正长斑岩以及正长/二长花岗岩类,区内构造以NW向为主。矿区出露的典型岩体有6个,其中以Ⅱ号岩体石英正长岩和铜钼矿化的关系最为密切,Ⅱ号岩体
辽东岫岩地区广泛分布着经历了古元古代区域变质作用改造的辽河群变质沉积岩系。这些变质沉积岩发生了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甚至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记录了从古元古代至今的一系列构造热事件。同时,笔者在辽东进行区域地质填图过程中,发现辽河群中侵入有大量且分布广泛的古元古代变基性岩。为了进一步研究胶-辽-吉带中辽河群古元古代构造演化,笔者从野外地质特征、显微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等多方面对这些变基性
玻璃化转变是高分子材料重要的力学状态转变现象,对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高分子材料重要的特征温度之一。聚膦腈是以磷氮单双键交替排列的高聚物,侧基的多样性以及可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