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源鹅掌楸和杂种鹅掌楸对淹水胁迫的响应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39次 | 上传用户:pb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在淹水逆境下,不同种源和杂种鹅掌楸生长发育、光合特征、生理特征以及内部结构的变化,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1) 淹水胁迫处理两天后,不同种源和杂种鹅掌楸高生长受到抑制,存活率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淹水时间与浙江种源鹅掌楸高生长,淹水时间与存活率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淹水时间越长,鹅掌楸高生长受抑制越严重,存活率越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种源鹅掌楸在淹水处理一天后排水处理,对照与处理之间高生长差异不显著;而淹水处理两天和三天的材料,对照与处理之间高生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后两种处理对鹅掌楸高生长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 (2) 淹水胁迫处理过程中,不同种源和杂种鹅掌楸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大幅度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胞间CO2浓度与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变化相反:在淹水48h后,不同种源和杂种鹅掌楸胞间CO2浓度则大幅度增加。不同淹水时间处理浙江种源鹅掌楸,结果表明:淹水时间越长,胁迫对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抑制作用越严重。 (3) 在淹水胁迫处理过程中,与逆境密切相关的物质和保护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不同种源和杂种鹅掌楸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相对电导率、蛋白质(浙江种源鹅掌楸除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都呈现增加的趋势;杂种和浙江种源鹅掌楸保护酶SOD活性和POD活性均成增加的趋势,湖南四种源则成相反的变化趋势:SOD活性增加而POD活性降低。不同淹水时间结果表明,淹水时间越长,对各种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越大。 (4) 在淹水处理过程中,叶片会萎蔫、变黄、干枯、脱落,顶芽萎蔫、下垂,少部分顶芽枯死。在淹水胁迫处理后,鹅掌楸新生根皮层内有通气组织产生,而对照新生根皮层内没有发现有通气组织。经过淹水胁迫处理后,叶绿体形态由纺锤形逐渐变成圆形,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内数量不断减少,栅栏组织细胞变短,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壁皱折;到叶片完全变黄时,栅栏组织细胞更短,叶绿体形状基本都是圆形;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内叶绿体数量变得更少,海绵组织细胞中大部分几乎没有叶绿体存在。 (5) 在淹水逆境下,气孔最初作出反应,无论是叶片萎蔫还是叶片完全失绿,气孔的开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叶绿体除了形态变圆外,结构也遭到了破坏:先是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模糊,随着淹水胁迫伤害的加深,叶绿体内淀粉粒、嗜饿颗粒、蛋白质的数量和体积不断增加,占据了叶绿体的大部分空间,几乎把叶绿体胀破;最后叶绿体完全降解。在淹水逆境下,与叶绿体相比,线粒体、细胞核相对较为稳定。但随着淹水伤害的加重,线粒体膜结构遭到破坏,变得模糊;细胞核则出现变形,部分核膜模糊,核仁变形,最后发生染色质凝聚,细胞核降解。同时还发现在靠近细胞壁的位置有小泡和与黑色小颗粒物质存在。 (6) 综合分析,抗淹水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杂种、浙江种源、宁乡种源、吉首种源、浏阳种源、南岳种源鹅掌楸。
其他文献
西汉时期,佛教传入龟兹。公元3、4世纪,僧侣即沿着丝绸之路在大河之谷畔营造石窟,佛教思想成为人们崇尚的精神家园。大量石窟寺院的开凿与绘制其影响力盛极一时,它以其罕见的
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支出压力白景明孟沛欣改革过程中我国各级财政始终强调坚持“收支平衡”的理财思想,理论界大多数学者对凯恩斯的赤字财政理论并没有认同,政府和学界联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相关研究成为科学热点。华西雨屏区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研究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生态系统功能与效益的理想场所之一。
本文通过体育选项教学的方法进行实践研究,经过12个月的干预,测试干预前后学生体能素质指标,运用文献综述和实验的方法,整理收集相关数据,总结结果和讨论分析。通过本次实验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水通道蛋白9(AQP9)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初步探讨AQP9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采用HIBD动物模型,实施定量PCR(基因水平)和Wester-Blot(免疫印迹)
一、指导思想根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理设置练习内容来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让课堂上的每